【多选题】【消耗次数:1】
(多选)关于明细分类账,正确的说法是( )
明细分类账是根据二级账户或明细账户开设账页,分类、连续地登记经济业务以提供明细核算资料的账簿
明细分类账所提供的资料也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之一
明细分类账一般采用订本式账簿
有的明细分类账可以采用卡片式账簿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多选题】 明细分类账可以根据( )登记。
①  原始凭证
②  汇总原始凭证
③  累计凭证
④  经济合同
⑤  记账凭证
【多选题】 明细分类账可以根据( )登记。
①  原始凭证
②  汇总原始凭证
③  累计凭证
④  经济合同
⑤  记账凭证
【多选题】 明细分类账可以根据( )登记。
①  自制原始凭证
②  科目汇总表
③  外来原始凭证
④  记账凭证
【多选题】 明细分类账可以根据( )登记。
①  自制原始凭证
②  科目汇总表
③  外来原始凭证
④  记账凭证
【判断题】 对于“材料”账户的明细分类账,应采用多栏式账簿。(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平行登记的要点有(   )
①  登记的依据相同
②  登账的次数相同
③  登记的方向一致
④  登账的人员相同
⑤  登记的金额相同
【判断题】 总分类账对明细分类账起着统驭作用。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登记明细分类账的依据可以是()。
①  原始凭证
②  汇总原始凭证
③  记账凭证
④  汇总合同
【多选题】 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是( )。
①  总分类账户提供总括核算资料、明细分类账户提供详细核算资料
②  总分类账户统驭、控制明细分类账户
③  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
④  所有账户必须设置明细分类账户
⑤  明细分类账户补充说明与其相关的总分类账户
【判断题】 分类账是对经济业务进行分门别类登记的账簿。按照分类反映的内容和范围划分,又分为总分类账(简称总账)和明细分类账(简称明细账)。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单选题】 某人从2015年年初开始,每年年初存入银行2万元,存款年利率为4%,按年复利计息,共计存款5次,在2019年年末可以取出(  )万元。已知:(F/A,4%,5)=5.4163,(F/A,4%,6)=6.6330
①  10.83
②  11.27
③  13.27
④  13.80
【单选题】 通常情况下,货币时间价值是指没有风险也没有通货膨胀情况下的(  )。
①  预期报酬率
②  实际收益率
③  风险利率
④  资金市场的平均利率
【多选题】 某公司向银行借入12000元,借款期为3年,每年年末还本付息4600元,则借款利率为(  )。
①  大于8%
②  小于8%
③  大于7%
④  小于6%
【多选题】 下列关于年金的各项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  预付年金现值系数=普通年金现值系数×(1+i)
②  永续年金现值=年金额/i
③  如果某优先股股息按年支付,每股股息为2元,年折现率为2%,则该优先股的价值为100元
④  永续年金无法计算现值
【多选题】 在利率和计息期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各项公式中,正确的有(  )。
①  普通年金终值系数×(1+i)=预付年金终值系数
②  普通年金现值系数=(1-复利现值系数)/i
③  复利终值系数×复利现值系数=1
④  普通年金终值系数×普通年金现值系数=1
【多选题】 对于货币时间价值,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①  一般情况下应按复利方式来计算
②  可以直接用短期国库券的利率来表示
③  是指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
④  相当于没有风险和没有通货膨胀条件下的资金市场的平均利率
【多选题】 某人连续3年每年末存入银行1000元,假定年利率为4%,每年复利两次,复利计息,三年后一次性取出本利和,可以取出W元,则下列等式正确的有(  )。
①  W=1000×(F/P,2%,4)+1000×(F/P,2%,2)+1000
②  W=500×(F/A,2%,6)
③  W=1000×(F/A,4.04%,3)
④  W=1000×(F/P,2%,3)
【多选题】 在利率和计息期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公式中,正确的有(  )。
①  普通年金现值系数=(复利现值系数-1)/i
②  普通年金终值系数=(复利终值系数-1)/i
③  普通年金现值系数×(1+i)=预付年金现值系数
④  普通年金终值系数×普通年金现值系数=1
【多选题】 下列关于年金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①  预付年金现值系数=普通年金现值系数×(1+i)
②  普通年金终值系数和普通年金现值系数互为倒数
③  永续年金没有终值
④  递延年金没有终值
【多选题】 有一笔递延年金,前两年没有现金流入,后四年每年年初流入80万元,折现率为10%,则关于其现值的计算表达式正确的有(  )。
①  80×(P/F,10%,2)+80×(P/F,10%,3)+80×(P/F,10%,4)+80×(P/F,10%,5)
②  80×(P/A,10%,4)×(P/F,10%,2)
③  80×(P/A,10%,4)×(P/F,10%,1)
④  80×(P/A,10%,4)×(1+10%)×(P/F,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