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单选)某企业资产总额为100万元,负债为20万元。该企业所有者权益金额为()万元
20.0
80.0
100.0
120.0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某企业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60万元,当年以其中的资本公积转增资本50万元。当年实现净利润3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30万元,向投资者分配利润20万元。该企业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  )。
①  360万元
②  410万元
③  440万元
④  460万元
【单选题】 企业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为2000万元,年内接受投资160万元,本年实现利润总额500万元,所得税税率25%,按10%提取盈余公积,决定向投资者分配利润100万元。则企业年末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为( )。
①  2435万元
②  2460万元
③  2565万元
④  2660万元
【单选题】 某企业本期期初资产总额为10万元,本期期末负债总额比期初减少1万元,所有者权益比期初增加3万元。该企业期末资产总额是多少?
①  9
②  10
③  12
④  13
【单选题】 C公司某年年末无形资产净值为100 000万元,负债总额为120 000万元,所有者权益总额为500 000万元。则有形净值债务率是( )。
①  0.3
②  0.27
③  1.27
④  1.25
【单选题】 C公司某年年末无形资产净值为100 000万元,负债总额为120 000万元,所有者权益总额为500 000万元。则有形净值债务率是( )。
①  0.3
②  0.27
③  1.27
④  1.25
【单选题】 某企业2×16年发生的营业收入为1 000万元,营业成本为600万元,销售费用为20万元,管理费用为50万元,财务费用为10万元,投资收益为40万元,资产减值损失为70万元(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80万元(收益),营业外收入为25万元,营业外支出为15万元。该企业2×16年的利润总额为?
①  380万元
②  330万元
③  320万元
④  390万元
【单选题】 企业的流动资产为100万元,其中存货为55万元,流动负债为30万元,则该企业的速动比率为( )。
①  1. 83
②  0.33
③  0.67
④  1.50
【判断题】 某企业期初资产总额100万元,本期取得借款6万元,收回应收账款7万元,用银行存款8万元偿还应付款,该企业期末资产总额为105万元。(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某企业8月末负债总额为1200万元,9月份收回货款150万元,用银行存款归还借款100万元,用银行存款预付购货款125万元,则9月末的负债总额为( )。
①  1100万元
②  1050万元
③  1125万元
④  1350万元
【单选题】 某企业2011年末的资产总额为5000万元,其中流动资产为2000万元;负债总额为3000万元,其中流动负债为1000万元。则该企业2011年末的流动比率是( )。
①  0.5
②  2
③  2.5
④  5
随机题目
【多选题】 1947 年 3 月,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解放区是?
①  山东
②  陕北
③  中原
④  晋冀鲁豫
【多选题】 1937 年夏,毛泽东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科学地阐明了党的思想路线的文章是?
①  《反对本本主义》
②  《新民主主义论》
③  《矛盾论》
④  《实践论》
【多选题】 毛泽东系统阐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著作是?
①  《论持久战》
②  《新民主主义论》
③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④  《发刊词》
【多选题】 古田会议确立了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和坚持具有重要意义的原则是?
①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②  政治建军
③  思想建党
④  从城市转入农村
【多选题】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主要内容有?
①  武装斗争
②  建设根据地
③  城市暴动
④  土地革命
【多选题】 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除了除了台儿庄战役取得大捷外,其他战役几乎都是以退却、失败而结束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①  实行片面抗战路线
②  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
③  国民党战略指导方针上的失误
④  由于在敌我力量对比上,日军占很大优势
【多选题】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所反对的主观主义的表现形式有?
①  自由主义
②  形式主义
③  教条主义
④  经验主义
【单选题】 1945 年 8 月 25 日中国共产党在对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的口号是?
①  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②  避免内战,和平建国
③  和平、民主、团结
④  打到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单选题】 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①  张国焘
②  毛泽东
③  陈独秀
④  李大钊
【单选题】 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后,运动的新特点是?
①  商人罢市
②  学生大规模罢课
③  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④  运动取得初步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