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消耗次数:1】
甲公司所在地因暴雨引发山洪,受此影响,甲公司当月没有进行纳税申报,甲公司主管税务机关认为,甲公司应向税务机关提出申请,经税务机关核准后才能延期申报,遂决定处以甲公司2000元罚款,甲公司不服拟提起税务行政复议,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
甲公司因不可抗力原因,不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可以延期办理,并于不可抗力消除后立即向税务机关报告
税务机关对甲公司做出2000元罚款的决定正确
甲公司提起税务行政复议应先交纳罚款
甲公司提起税务行政复议应先提供担保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甲公司是执行按月纳税的增值税纳税人,按规定应于每月15日前申报并交纳上月税款,2019年9月至15日甲公司均未办理纳税申报,税务机关向其下达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要求甲公司于9月20日前办理纳税申报,至限期满甲公司仍未申报,则税务机关应当( )。
①  责令甲公司提供纳税担保
②  核定甲公司应纳税额
③  对甲公司进行税收保全
④  对甲公司执行税收强制执行
【单选题】 税务机关作出下列行为中,纳税人不服时应申请行政复议,不服行政复议再提起行政诉讼的是( )。
①  纳税信用等级评定
②  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③  行政审批
④  纳税地点确认
【单选题】 税务机关作出下列行为中,纳税人不服时应申请行政复议,不服行政复议再提起行政诉讼的是( )。
①  纳税信用等级评定
②  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③  行政审批
④  纳税地点确认
【单选题】 税务机关作出下列行为中,纳税人不服时应申请行政复议,不服行政复议再提起行政诉讼的是( )。
①  纳税信用等级评定
②  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③  行政审批
④  纳税地点确认
【单选题】 税务机关作出下列行为中,纳税人不服时应申请行政复议,不服行政复议再提起行政诉讼的是( )。
①  A、纳税信用等级评定
②  B、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③  C、行政审批
④  D、纳税地点确认
【单选题】 税务机关作出下列行为中,纳税人不服时应申请行政复议,不服行政复议再提起行政诉讼的是( )。
①  A、纳税信用等级评定
②  B、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③  C、行政审批
④  D、纳税地点确认
【单选题】 按照规定甲公司最晚应于2018年8月15日缴纳税款,甲公司迟迟未缴纳,主管税务机关责令其于当年9月30日前缴纳,并加收滞纳金,甲公司直到10月20日才缴纳税款,关于主管税务机关对甲公司加收滞纳金的起止时间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①  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0月21日
②  2018年9月30日至2018年10月21日
③  2018年8月16日至2018年10月20日
④  2018年9月15日至2018年10月19日
【单选题】 甲市乙县国税局丙镇税务所在执法时给予本镇纳税人赵某2500元罚款的行政处罚,赵某不服,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则被申请人是()
①  甲市国税局
②  乙县国税局
③  丙镇税务所
④  乙县人民政府
【单选题】 税务行政复议申请人可以在知道税务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 )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①  90日
②  60日
③  30日
④  15日
【判断题】 依法设立的公司,由税务机关发给公司营业执照。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判断题】 主流舆论场通过民间舆论场的表达了解人们的真实观点,并进行释难解惑,而民间舆论场则通过主流舆论场逐渐趋于理性和客观,两者形成互动。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民众的舆情是理性和非理性的混合体。但缺少理性,甚至偏激的情绪或态度一旦形成规模和影响后,就会对社会稳定带来威胁。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舆情主体所指的民众,是作为社会存在重要部分的“公众”,而不是孤立的人。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11、网络舆情是舆情与网络结合的产物,网络舆情的复杂性源于舆情的网络效应与网络特征,因此,对网络舆情的认知研究要从它的结构开始。一般包括()
①  层次结构
②  物理结构
③  心理结构
④  逻辑结构
【多选题】 网络舆情具有发生、变化和衰退的周期。一般分为()。
①  梯形
②  单峰形
③  三角形
④  波浪形
【多选题】 一般来说,网络舆情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
①  正向效果
②  负面效果
③  正负反转
④  传播效果
【多选题】 网络舆情的形成与变化也受到()的双重影响。
①  网络语言
②  现实社会
③  网络空间
④  网民心态
【多选题】 古代的舆情收集制度包括()等。
①  采诗观风
②  谏议制度
③  报纸
④  官员巡查
【单选题】 网络舆情()的是指同一或同类舆情事件在不同的发展时间呈现的传播效果积极与消极相互迭代的现象。
①  传播手段
②  传播效果
③  正向传播
④  反转
【单选题】 ()指舆情形成、变化和发生作用的地方,多元互动的社会空间。
①  网络空间
②  舆情空间
③  互动空间
④  民生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