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消耗次数:1】
存货核算的计价方法有( )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
先进先出法
个别计价法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存货在发出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
① 
② 
【判断题】 政府会计主体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
① 
② 
【判断题】 存货在发出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计价方法确定后,可依据单位实际情况,随意进行变更。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批发零售企业可以根据实物流转方式、管理要求、实物性质等实际情况,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毛利率法等方法结转产品成本。( )
① 
② 
【判断题】 存货(指在库的)按账面与可实现净值孰低法计价,并以先进先出法或平均成本法为基础,而不允许采用后进先出法。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的只在月末一次计算加权平均单价,比较简单,有利于简化成本计算工作。(  )
① 
② 
【判断题】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
① 
② 
【单选题】 (  )也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用月初库存成本加上当月全部进货成本,除以月初商品数量加上本月全部进货商品数量,求出当月商品的加权平均单价,再按当月商品加权平均单价确定当月销售商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①  先进先出法
②  个别计价法
③  加权平均法
④  毛利率法
【判断题】 存货发出采用“先进先出法”时,发出存货的成本比较接近其重置成本。()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甲公司发出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期末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2013年1月1日将发出存货由先进先出法改为移动加权平均法。2013年年初存货账面价值为3600元,数量60千克,2013年3月、5月分别购入材料300千克、450千克,单价分别为65元、70元,6月领用350千克,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该项会计政策变更,若期末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27600元,由于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改变对期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影响金额为(  )元。
①  4550
②  -1141.4
③  3408.6
④  -3408.6
随机题目
【单选题】 民事诉讼一般地域管辖的原则是(  )。
①  被告就原告
②  原告就被告
③  协议管辖
④  指定管辖
【单选题】 诉讼时效中止后,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  )。
①  重新计算
②  不在计算
③  继续计算
④  届满
【单选题】 物权是(  )。
①  绝对权
②  相对权
③  形成权
④  期待权
【多选题】 甲继承了一套房屋,甲在办理产权登记前将房屋出卖并交付给乙,甲办理产权登记后又将该房屋出卖给丙并办理了所有权移转登记。在办理继承登记前,关于甲对房屋的权利状态,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①  甲已经取得了该房屋的所有权
②  甲对该房屋的所有权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
③  甲出卖该房屋未经登记不发生物权效力
④  甲可以出租该房屋
⑤  甲没有取得该房屋的所有权
【多选题】 不适用诉讼时效规定的请求权包括(  )。
①  请求停止侵害
②  请求排除妨碍
③  请求消除危险
④  请求返还财产
⑤  请求支付赡养费
【单选题】 关于民事权利,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①  抵消权属抗辩权
②  权利的行使不都是事实行为
③  支配权的客体只能是物
④  请求权基于基础权利受侵害而发生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垄断协议的是(  )。
①  家乐福和沃尔玛约定,前者占北京市场,后者占天津市场
②  因为价格问题,甲乙两家汽车厂口头约定都不购买丙钢铁公司的钢材
③  甲药厂和乙医药连锁超市约定:后者出售前者的某种专利药品只能按某价格出售
④  甲药厂和乙医药连锁超市约定:后者出售前者的某种专利药品最高按某价格出售
【单选题】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下列关于经营者提供真实信息义务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  经营者有义务回答消费者的任何询问
②  经营者的义务不包括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价格信息
③  经营者的义务不包括向消费者提供商品的质量信息
④  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用途的信息应当真实、全面
【单选题】 根据《反垄断法》规定,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经营者的是(  )。
①  商场
②  理发店
③  公立学校
④  美容院
【单选题】 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起算时间为(  )。
①  损害发生之日
②  损害确认之日
③  报案之日
④  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