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马诗》是一首( )。
咏怀诗
咏史诗
咏物诗
咏叹诗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诗?桃夭》是一首礼俗诗。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诗?燕燕》是一首没落贵族厌世颓唐之诗。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以“咏史”为诗题,始于东汉班固的《咏史》诗。左思《咏史》诗的内容主要是表达寒士对门阀制度的不满及对士族的蔑视与抗争,开创了咏史诗借咏史以咏怀的新路,成为后世诗人效法的范例。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回答》是一首( )体裁的诗?
①  朦胧
②  散文
③  爱国
④  童话
【判断题】 《唐诗三百首》中的第一首诗是张九龄的诗。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诗是
①  《九辩》
②  《离骚》
③  《孔雀东南飞》
④  《木兰诗》
【单选题】 我们乐府诗歌中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是
①  《离骚》
②  《孔雀东南飞》
③  《木兰诗》
④  《陌上桑》
【判断题】 《魏风·硕鼠》是一首具有讽刺意味的诗。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81.《李凭箜篌引》是一首音乐诗。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82.《听颖师弹琴》是一首音乐诗。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多选题】 农村污水收集处理的主要模式有():。
①  A.农村居民家庭自行收集处理
②  B.以五户为一单位进行处理
③  C.纳入市政管网进行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处理
④  D.就近就地分散处理两种类型
【单选题】 ()连续三年成为海上风电新增装机最大的国家。 (5分)
①  A. 中国
②  B. 美国
③  C. 日本
④  D. 英国
【单选题】 碳排放碳中和本质还是一场国际()利益的角逐。 (5分)
①  A. 政治
②  B. 经济
③  C. 科技
④  D. 环保
【单选题】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发言,提出中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CO2排放达峰,争取在()之前实现碳中和。 (5分)
①  A. 2040年
②  B. 2050年
③  C. 2060年
④  D. 2070年
【单选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当前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守护好()耕地红线,让每一寸耕地成为丰收的沃土,才能更好地把握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5分)
①  A. 17亿亩
②  B. 18亿亩
③  C. 19亿亩
④  D. 20亿亩
【单选题】 到(),实现全国火电平均供电煤耗降至300克标准煤/千瓦时以下。 (5分)
①  A. 2025年
②  B. 2030年
③  C. 2035年
④  D. 2050年
【单选题】 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坚持把()作为首要任务。 (5分)
①  A. 提高耕地基础地力
②  B.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③  C. 农田环境保护
④  D. 生态修复
【单选题】 目前世界上抽水蓄能比例最高的国家是(),装机超过常规水电。 (5分)
①  A. 中国
②  B. 美国
③  C. 日本
④  D. 巴西
【单选题】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总体要求,加强(),深入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进农膜科学使用回收,支持秸秆综合利用。 (5分)
①  A. 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
②  B. 农业绿色发展情况评价
③  C. 应用减碳增汇型农业技术
④  D. 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
【多选题】 节能提高能效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出积极作用()。 (5分)
①  A. 助力经济由粗放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②  B. 促进能源利用技术由追赶型向引领型加快跨越
③  C. 支撑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应对气候变化取得明显成效
④  D. 推动节能制度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