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标志着( )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中国进入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实现
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中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是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1957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开始全面建设?
①  新民主主义的历史阶段
②  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
③  共产主义的历史阶段
④  资本主义的历史阶段
【单选题】 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标志着( )。
①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②  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
③  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实现
④  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单选题】 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标志着
①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②  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
③  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实现
④  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单选题】 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标志着?
①  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②  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
③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④  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实现
【单选题】 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是()。
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系
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
【单选题】 中国进入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的标志是
①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②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建立
③  中共八大的召开
④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单选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
①  理论来源
②  实践依据
③  理论来源和实践依据
④  事实基础
【单选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
①  理论来源
②  实践依据
③  理论来源和实践依据
④  事实基础
随机题目
【判断题】 当事人申请仲裁,必须按照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的规定选择仲裁委员会。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权利人提起诉讼是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之一。(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按照经济关系以及经济法所调整的基本内容,可将经济法体系划分为经济组织法、经济管理法、经济活动法。(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对本单位给予其行政处分的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一个国家的现行法律规范分为若干个法律部门,由这些法律部门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互相协调的统一整体构成一国的法律体系。(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对国务院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的第一审行政诉讼案件,应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
①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②  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
③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深圳经济特区注册会计师条例》
④  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
【单选题】 下列对法所作的分类中,以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为依据进行的分类的是( )。
①  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②  B根本法和普通法
③  C实体法和程序法
④  D一般法和特别法
【单选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一定期间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该期间是( )。
①  5日
②     10日
③     15日
④     30日
【单选题】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致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则诉讼时效期间计算适用的情形是(  )。
①  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不受影响,继续计算
②  诉讼时效期间暂停计算,待障碍消除后继续计算
③  已经过的诉讼时效期间归于无效,待障碍消除后重新计算
④  权利人可请求法院延长诉讼时效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