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 )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1919
1921
1927
1931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9.中国共产党成立于()年。
①  1905
②  1917
③  1921
④  1949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
①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
②  北京共产小组的成立
③  五四运动的爆发
④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 )。
①  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成立
②  中共一大的召开
③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④  《中国共产党宣言》的制定
【单选题】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周年。
①  90
②  100
③  110
④  120
【多选题】 1921年7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有( )
①  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党的纲领
②  决定要特别注意组织工人,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他们
③  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的党的领导机构
④  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多选题】 1921 年 7 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有( )。
①  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提出了党的纲领
②  决定要特别注意组织工人,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他们
③  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的党的领导机构
④  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单选题】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为()。
①  448万名
②  548万名
③  648万名
④  748万名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哪一年?
①  1920年
②  1921年
③  1922年
④  1923年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具体时间是()。
①  1921年7月1日
②  1921年7月21日
③  1921年7月23日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 )。
①  1922年
②  1921年
③  1923年
④  1924年
随机题目
【多选题】 通风道的组织方式可以分为()。
①  整楼通用
②  地上地下分用
③  每层独用
④  隔层共用
⑤  子母式
【多选题】 下列关于基础详图基本规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  基础详图的轮廓线用中实线表示,断面内应画出材料图例;对钢筋混凝土基础,同样需要画出配筋情况和材料图例
②  条形基础的详图一般为基础的垂直剖面图
③  条形基础的详图一般为基础的垂直剖面图
④  基础详图中需标注基础各部分的详图尺寸及室内、室外标高等
⑤  独立基础的详图一般应包括平面图和剖面图
【多选题】 下列关于模板安装与拆除的基本规定中正确的是()。
①  同一条拼缝上的U形卡,不宜向同一方向卡紧
②  钢楞宜采用整根杆件,接头宜错开设置,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
③  模板支设时,采用预组拼方法,可以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工效和模板的安装质量,但必须具备相适应的吊装设备和有较大的拼装场地
④  模板拆除时,当混凝土强度大于1.2N/ 时,应先拆除侧面模板,再拆除承重模板
⑤  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遵循先支后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
【多选题】 下列哪些属于《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中所指的“四口”防护?()
①  通道口
②  管道口
③  预留洞口
④  楼梯口
⑤  电梯井口
【多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  土方应集中堆放,裸露的场地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
②  为防止施工过程中扬尘,应使用密目式安全网对在建构筑物进行封闭
③  施工现场出入口应采取保证车辆清洁的措施
④  施工现场混凝土搅拌场所应采取覆盖、固化措施
⑤  建筑物内施工垃圾的清运,应采用专用封闭式容器吊运
【多选题】 在基坑开挖期间、支护结构施工及使用期内,应对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的状况随时进行巡查, 检查有无( )等现象及其发展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
①  基坑外地面和道路开裂、沉陷;周边建(构)筑物、围墙开裂、倾斜
②  基坑周边水管漏水、破裂,燃气管漏气
③  边坡潜在塌滑区超量堆载
④  挡土构件表面开裂;支撑构件变形、开裂
⑤  基坑侧壁和截水帷幕渗水、漏水、流砂
【多选题】 消防安全标志应当按照( )设置。
①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②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③  《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规定》
④  《消防安全标志》
⑤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多选题】 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包括( )。
①  交接班检查
②  班中检查
③  月末检查
④  特殊检查
⑤  定期检查
【多选题】 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安全生产中从业人员的权利有()。
①  批评权和检举、控告权
②  知情权
③  紧急避险权
④  获得赔偿权
⑤  危险报告权
【多选题】 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①  特别重大事故
②  重大事故
③  严重事故
④  一般事故
⑤  较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