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一次支付法的特点是()相同。
名义利率与次利率
实际利率与次利率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与储蓄利率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多选题】 根据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比较,实际利率呈现三种情况:( )。
①  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时,实际利率为正利率
②  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时,实际利率为负利率
③  名义利率等于通货膨胀时,实际利率为零
④  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时,实际利率为负利率
【单选题】 关于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当计息周期为一年时,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相等
②  当计息周期短于一年时,实际利率小于名义利率
③  当计息周期长于一年时,实际利率大于名义利率
④  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1+通货膨胀率) +1
【单选题】 在()情况下,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
①  单利
②  复利
③  计息次数每年一次
④  计息次数每年大于一次
【单选题】 15.在物价下跌的条件下,保持实际利率不变,应把名义利率( )
①  调低
②  调高
③  保持不变
④  与实际利率对应
【单选题】 若一年中计息m次,当m1时,名义利率将()实际利率。
①  小于
②  大于
③  等于
④  不确定
【单选题】 若年名义利率为12%, 每季计息一次,则年有效利率为(? )。
①  1%
②  3%
③  12%
④  12.55%
【判断题】 如果以“年”作为基本计息期,每年计算一次复利,这种情况下的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  )
① 
② 
【单选题】 若年名义利率为12%, 每月计息一次,则计息周期有效利率为(?)。
①  1%
②  3%
③  12%
④  12.68%
【单选题】 实际利率为3%,通货膨胀率为2%,则名义利率是( )
①  0.04
②  0.05
③  0.03
④  0.02
【单选题】 一项1000万元的借款,期限为3年,年利率为4%,如果每季度付息一次,那么实际利率将比名义利率(  )。
①  高0.02%
②  低0.02%
③  高0.06%
④  低0.06%
【多选题】 下列各种情况中,能够使借款企业的实际利率高于名义利率的情况有( )。
①  A.存在信用额度
②  B.存在补偿性余额
③  C.一次支付法付息
④  D.贴现法付息
⑤  E.加息法付息
随机题目
【单选题】 法律案的提出是立法程序中的第(  )个步骤。
① 
② 
③ 
④ 
【单选题】 (  )是由人民法院所确定并实施的,对民事违法者或应该承担责任的其他组织和个人,依其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而给予的强制性惩罚措施。
①  民事制裁
②  行政制裁
③  刑事制裁
④  违宪制裁
【单选题】 (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十一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①  2016年10月4日
②  2016年11月4日
③  2017年10月4日
④  2017年11月4日
【单选题】 (  ),是指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合同条件,希望对方当事人接受的意思表示。
①  协商
②  新要约
③  要约
④  合约
【单选题】 (  ),是指持票人为了将票据权利转让给他人或者将一定的票据权利授予他人行使,而在票据背面或者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行为。
①  保证
②  承兑
③  被背书
④  背书
【单选题】 失票人应当在通知挂失止付后的(  )日内,也可以在票据丧失后,依法向票据支付地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
①  2
②  3
③  4
④  5
【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于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自2011年(  )起施行。
①  6月1日
②  7月1日
③  8月1日
④  9月1日
【单选题】 (  ),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新中国第一部《会计法》,并于同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①  1982年1月21日
②  1983年1月21日
③  1984年1月21日
④  1985年1月21日
【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于1995年5月1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自(  )起施行。
①  1995年6月1日
②  1995年8月1日
③  1995年10月1日
④  1996年1月1日
【多选题】 下列属于法律制定的特点的有(  )。
①  法律制定是国家的一项专有活动,也是国家履行职能的主要方式之一
②  法律制定既包括有创制权的国家机关进行的法律制定的活动,也包括经授权的国家机关进行的法律制定活动
③  法律制定既包括法律制定活动,也包括法律修改、补充、废止以及认可活动
④  现代社会的法律制定活动是一种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