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增值税是对从事销售货物或者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取得的( )为计税依据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销售额
营业额
增值额
收入额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月销售额不超过(  )。
①  1万元
②  3万元
③  2万元
④  5万元
【单选题】 某单位采取折扣方式销售货物,折扣额单独开发票,增值税销售额为()。
①  扣除折扣额的销售额
②  不扣除折扣额的销售额
③  折扣额
④  加上折扣额的销售额
【单选题】 (  )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①  消费税
②  增值税
③  关税
④  城市维护建设税
【判断题】 纳税人采取折扣方式销售货物,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未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  )
① 
② 
【判断题】 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合计月销售额超过10万元,但扣除本期发生的销售不动产的销售额后未超过10万元的,其销售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取得的销售额免征增值税。(  )
① 
② 
【单选题】 某零售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月含税销售额为29250元,则该企业当月增值税的计税销售额为()元。
①  25000
②  25880
③  27594
④  35240
【单选题】 采用折扣销售方式销售货物的,其应纳税销售额为()。
①  纳税人销售货物并向购买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后,由于市场价格下降等原因,销货方给予购货方的折扣可按折扣后的余额作为销售额计算增值税
②  按扣除销售折扣后的余额作为销售额计算增值税,但原价与折扣额必须开在同一张发票的金额栏。
③  销售折扣不得从销售额中扣减,按原价计算增值税
④  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不在同一张发票上的,可按折扣后的余额作为销售额计算增值税
【多选题】 试点纳税人销售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适用不同税率或者征收率的,应当分别核算适用不同税率或者征收率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销售额的,按照以下方法适用税率或者征收率( )。
①  兼有不同税率的销售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从高适用税率
②  兼有不同征收率的销售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从低适用征收率
③  兼有不同征收率的销售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从高适用征收率
④  兼有不同税率和征收率的销售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从高适用税率
【多选题】 增值税纳税人取得的下列经营收入,在并入销售额计算销项税额时需换算为不含税销售额的有(? ?)。
①  纳税人取得的普通发票上注明的金额
②  商业企业零售收入
③  逾期包装物押金收入
④  向购买方收取的各项价外收入
【多选题】 增值税纳税人取得的下列经营收入,在并入销售额计算销项税额时需换算为不含税销售额的有(? ?)。
①  纳税人取得的普通发票上注明的金额
②  商业企业零售收入
③  逾期包装物押金收入
④  向购买方收取的各项价外收入
随机题目
【单选题】 养蜂者的工作会对果园生产产生
①  A.生产的外部经济
②  B.消费的外部经济
③  C.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④  D.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单选题】 如果某一经济活动存在外部经济,则该活动的
①  A.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
②  B.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
③  C.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④  D.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
【单选题】 科斯定理假设交易成本为
①  A.0
②  B.1
③  C.大于1
④  D.大于0小于1
【判断题】 如果生产可能性曲线凸向原点,则表明机会成本递增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帕累托最优的必要条件是
①  A.所有消费者对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
②  B.厂商使用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
③  C.厂商生产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消费者消费这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④  D.每个消费者的效用为最大
【判断题】 经济租金等于要素收入与机会成本之和。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要素供给原则为
①  A.(du/dl)÷(du/dy)= w
②  B.du/dl = du/dy*w
③  C.vmp=MP*P
④  D.MRP=MR*MP
【单选题】 供给同样固定不变的一般资源的服务价格叫做
①  A.地租
②  B.租金
③  C.准租金
④  D经济租金
【单选题】 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
①  A.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②  B.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③  C.供给弹性=0
④  D.向右下方倾斜的线
【单选题】 使地租不断上升的原因是
①  A.土地的供给、需求共同增加
②  B.土地供给不断减少,而需求不变
③  C.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供给不变
④  D.以上全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