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周围血中网织红细胞增多最常见于
未经治疗的缺铁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淋巴瘤
巨幼细胞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发病原因是( )
①  骨髓功能异常
②  红细胞破坏过多
③  红细胞内在缺陷
④  红细胞原料缺乏
【单选题】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应首选( )。
①  维生素<img class="kfformula" src="20200424/1587720710521391.png" data-latex="{B}_{12}" width="39" height="26"/>
②  维生素<img class="kfformula" src="20200424/1587720710740533.png" data-latex="{B}_{6}" width="37" height="25"/>
③  甲酰四氢叶酸钙
④  叶酸+维生素<img class="kfformula" src="20200424/1587720710202141.png" data-latex="{B}_{12}" width="38" height="26"/>
⑤  铁剂
【单选题】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通常是由于缺乏( )
①  维生素C
②  维生素B12
③  钙离子
④  氨基酸
【单选题】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通常是由于缺乏( )
①  维生素C
②  维生素B12
③  钙离子
④  氨基酸
【单选题】 患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主要是由于缺乏( )。
①  蛋白质
② 
③  维生素B1
④  叶酸
【单选题】 缺铁性贫血又称( )。
①  幼红细胞增值异常性贫血
②  血红素合成异常性贫血
③  进行性贫血
④  慢性病性贫血
【单选题】 最常见的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是
①  红霉素
②  氯霉素
③  螺旋霉素 D.庆大霉素 E.青霉素
④  庆大霉素
⑤  青霉素
【单选题】 长期应用可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药物是
①  卡马西平
②  丙戊酸钠
③  乙琥胺
④  苯妥英钠
⑤  地西泮
【单选题】 下列关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描述,错误的是
①  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引起的一类贫血
②  肝、脾、淋巴结多肿大
③  重型再障进展迅速,死亡原因常为脑出血和严重感染
④  贫血往往是慢性再障的首发和主要表现
⑤  慢性再障的首选药物是雄激素
【单选题】 缺铁性贫血最早和最常见症状是()。
①  结膜及甲床苍白
②  食欲不振
③  记忆力减退
④  头晕
⑤  乏力、困倦、活动耐力减退
随机题目
【判断题】 精神扶贫的实施路径和方法包括:尊重贫困人口主体性,发挥群众参与作用;避免权力压迫,建立平等合作关系;重塑信心信念,激发内生发展动力。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新时代甘肃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坚定信心,开拓创新,埋头苦干,努力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时代篇章。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在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产业扶贫规模效应要小于分散性的农户经营效应。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我国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包括()。
①  A.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②  B.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很大
③  C.短期内经济下行压力大
④  D.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大
【多选题】 我国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点内容包括()。
①  A.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
②  B.提高产业扶贫的质量和效果
③  C.注重精神扶贫,激发内生动力
④  D.建立强有力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和村级集体经济
【多选题】 目前,我国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实施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主要体现在()。
①  A.建立各负其责、合力攻坚的责任体系
②  B.建立上下联动、针对性强的政策体系
③  C.建立与攻坚要求相适应的投入体系
④  D.建立广泛务实有效的动员体系
【多选题】 李克强总理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要(),巩固脱贫成果。
①  A.坚持现行脱贫标准
②  B.强化扶贫举措落实
③  C.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④  D.健全和执行好返贫人口监测帮扶机制
【多选题】 脱贫攻坚的间接成效包括()。
①  A.脱贫攻坚深得人心
②  B.全社会合力扶贫的局面初步形成
③  C.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充分彰显
④  D.为全球减贫作出重大贡献
【多选题】 目前,我国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主要表现在()。
①  A.自然条件恶劣带来的扶贫工作困难
②  B.深度贫困人群的精准识别困难、贫困人群的结构变化造成的工作困难
③  C.脱贫人口容易返贫的难点
④  D.边疆地区肩负安全稳定和脱贫致富双重任务的难点
【多选题】 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背景包括()。
①  A.减贫成效明显
②  B.贫困人口收入水平大幅度提升
③  C.贫困地区的技术设施条件明显改观
④  D.贫困地区公共服务得到历史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