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Ⅲ型超敏反应的重要病理学特征是( )
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嗜碱性粒细胞浸润
淋巴细胞浸润
单个核细胞浸润
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关于嗜酸性粒细胞哪项有误
①  胞质的特殊颗粒含有组胺
②  能够杀死寄生虫
③  胞质中含有粗大的嗜酸性颗粒
④  细胞核多分为2叶
⑤  在过敏性疾病和寄生虫病时增多
【单选题】 嗜酸性粒细胞的功能是(????)
①  A.吞噬细菌异物
②  B.参与止血和凝血
③  C.引起过敏反应
④  D.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
【单选题】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
①  副伤寒
②  感染早期
③  寄生虫疾病
④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⑤  X线照射后
【单选题】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
①  急性出血
②  急性感染
③  过敏性疾病
④  肺结核
⑤  伤寒
【单选题】 体内的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称为()
①  支气管哮喘
②  气管炎
③  支气管扩张
④  慢性支气管炎
⑤  肺癌
【多选题】 关于嗜酸性粒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  细胞质的特殊颗粒中含组胺
②  具有吞噬细菌的功能
③  由骨髓的巨核细胞分裂而来
④  在过敏性疾病及寄生虫病时增多
⑤  占白细胞的0.5~3%
【单选题】 寄生虫感染时,浸润的炎症细胞主要是
①  中性粒细胞
②  嗜酸粒细胞
③  淋巴细胞
④  单核细胞
⑤  浆细胞
【单选题】 病理表现为炎症四处扩散,中性粒细胞广泛浸润至整个牙髓组织,形成多处小脓肿,髓腔压力增加,可引起牙髓液化坏死的是
①  急性牙周脓肿
②  急性增生性牙髓炎
③  急性化脓性牙髓炎
④  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
⑤  急性浆液性牙髓炎
【单选题】 可刺激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过敏性介质的成分是
①  C1q、C1s
②  C3b、C4b
③  C3a、C2b
④  C2a、C5a
⑤  C3a、C5a
【判断题】 血液中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是主要的吞噬细胞。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单选题】 产品的有形部分所组成的是产品的()。
①  实质层
②  服务
③  延伸层
④  实体层
【单选题】 对于拥有良好声誉且生产质量水平相近产品的企业,宜采用的包装策略应是( ) 策略
①  等级包装
②  类似包装
③  分类包装
④  配套包装
【单选题】 公共关系是一项( )促销方式。
①  一次性
②  偶然
③  短期
④  长期
【单选题】 一种观点认为,只要企业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加产晶的功能,便会顾客盈门, 这种观念就是( )。
①  生产观念
②  产品观念
③  推销观念
④  市场营销观念
【单选题】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恩格尔系数越小,反映该国家或地区的生活水平( )。
①  越稳定
②  越低
③  越高
④  比较波动
【单选题】 企业市场营销管理过程的第一步是( )。
①  规定企业任务
②  确定营销组合
③  管理营销活动
④  分析企业市场机会
【单选题】 产品一市场管理型组织的主要缺点是( )。
①  有些产品和市场容易被忽略
②  容易造成计划与实际的脱节
③  组织管理费用太高
④  不能及时得到足够的市场信息
【单选题】 消费者购买以下哪种商品的购买行为属于选择性购买?( )
①  日常生活用品
②  家用汽车
③  服装服饰
④  商品住宅
【单选题】 用( ),可以将如图所示左边的路径调整成右边的效果。<img title=4.png src=https://huaweicloudobs.ahjxjy.cn/DBF6F18B00B0078D3AB334EF8DBF7144.png/><img title=5.png src=https://huaweicloudobs.ahjxjy.cn/3230C03E0417BFC8252663B43C25C14E.png/>
①  添加锚点工具
②  删除锚点工具
③  钢笔工具
④  转换点工具
【多选题】 在Photoshop中打开一幅图像,然后使用曲线对图像进行调整,对下列调整结果说法正确的是( )。<img title=14.png src=https://huaweicloudobs.ahjxjy.cn/8B64D8674E1FDCB98F35A6F4C78AF9E1.png/><img title=15.png src=https://huaweicloudobs.ahjxjy.cn/FF37BDA3C7262BED750C6D83D70A054D.png/><img title=16.png src=https://huaweicloudobs.ahjxjy.cn/330461F8BC7C9854DD4F116B0E399CBC.png/>
①  调整1的调整结果是:图像将变成一幅纯白色的图像
②  调整2的调整结果是:图像的亮度将增加。
③  对一幅实用图像进行调整,调整1将没有实际意义
④  对于亮度过高的图像,可以使用调整2的方法将图像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