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对神经元的错误描述是()
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突起分树突和轴突
胞体由胞核、胞质和胞膜组成
树突内无尼氏体
神经元的突起彼此以突触相互连接,形成神经通路和网络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下列结构中,非神经元胞体构成的结构是
①  灰质
②  皮质
③  神经节
④  神经核
⑤  神经
【单选题】 头面部浅感觉传导通路第二级神经元的胞体在
①  脊神经节
②  三叉神经节
③  三叉神经脊束核和脑桥核内
④  丘脑腹后内侧核
⑤  大脑皮质感觉区
【单选题】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形成的结构是
①  神经核
②  神经节
③  灰质
④  皮质
⑤  神经胶质
【单选题】 神经元的轴突和树突在形态结构上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①  树突有分支,而轴突没有分支
②  树突直径粗细均匀,而轴突直径则粗细不均
③  轴浆内有神经原纤维,而树突的细胞质内则没有神经原纤维
④  轴浆内没有尼氏体,而树突的细胞质内则有尼氏体
⑤  树突分支多,而轴突没有分支
【单选题】 躯干和四肢本体感觉传导通路的第三级神经元胞体位于
①  薄束核和楔束核
②  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
③  旧小脑皮质
④  大脑皮质感觉区
⑤  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
【单选题】 头面部的痛温觉传导通路的第一级神经元的胞体位于
①  脊神经节
②  三叉神经节
③  三叉神经脊束核
④  三叉神经脑桥核
⑤  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
【单选题】 神经元的轴突内缺少()
①  神经丝
②  微管
③  微丝
④  滑面内质网
⑤  尼氏体
【单选题】 成釉细胞的胞浆形成端的锥形突起称()
①  赫特威(Hertwig)突
②  托姆斯(Tomes)突
③  球状突
④  外釉突
⑤  上皮隔
【单选题】 在神经元结构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 )。
①  神经元为多突起细胞,胞体是营养代谢中心
②  突起分树突和轴突
③  除一般细胞器外还有尼氏体和神经元纤维
④  尼氏体和神经元纤维分布于胞体和突起内
【单选题】 在神经元结构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 )。
①  神经元为多突起细胞,胞体是营养代谢中心
②  突起分树突和轴突
③  除一般细胞器外还有尼氏体和神经元纤维
④  尼氏体和神经元纤维分布于胞体和突起内
随机题目
【单选题】 脚手架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 )。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 )
①  1.2m,600mm
②  1m,500mm
③  0.8m,400mm
④  0.9m,300mm
【单选题】 钢管扣件脚手架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钢管底端不大于( )处的立杆上。
①  100mm
②  200mm
③  300mm
④  400mm
【单选题】 脚手架基础下有设备基础、管沟时,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 )。
①  不应开挖,否则必须采取加固措施
②  可以开挖,但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③  可以开挖,但应做好临边防护
④  不得开挖
【单选题】 脚手架通常应( )进行一次专项检查。
①  每月
②  每两月
③  每半月
④  每一季度
【单选题】 脚手架搭设时,应遵守( )
①  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二步
②  一次搭设高度可以不考虑连墙件的位置
③  一次搭设高度可以在相邻连墙件以上四步
④  一次搭设高度可以在相邻连墙件以上五步
【单选题】 脚手架架高超过( )m且有风涡流作用时,应采用抗上升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
①  24
②  30
③  40
④  50
【单选题】 开始搭设立杆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
①  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拆除
②  搭设立杆时,可以不必设置抛撑和连墙件,一直搭到顶
③  采用钢丝和结构固定,待立杆搭设到顶后,再回过头来安装连墙件
④  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都可在同一个水平面内
【单选题】 纵向水平杆(大横杆)的对接扣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
①  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杆的接头,在不同步或不同跨的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应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最近的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1/3
②  两根相邻杆的接头,应在同一步和同一跨内布置
③  两根相邻杆的接头,可在同一个竖向平面内
④  两根相邻杆的接头,在水平方向的接头可在200mm以内
【单选题】 脚手架立杆底座底面标高宜至少应高于自然地坪( )。
①  100mm
②  70mm
③  50mm
④  30mm
【单选题】 剪刀撑斜杆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其相交的横向水平杆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 )。
①  大于150mm
②  小于150mm
③  大于300mm
④  小于3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