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生物化学的研究起始于
16世纪
17世纪
18世纪
19世纪
20世纪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 )阶段大致从19世纪后期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
①  学科创新
②  知识积累
③  体系凝构
【判断题】 所谓“20世纪西方文学”泛指20世纪欧美各国的文学。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产生于18世纪末叶19世纪初叶的语言学被称为( )
①  结构主义语言学
②  历史比较语言学
③  功能语言学
④  社会语言学
【多选题】 17-18世纪德国教育的概况( )
①  17-18世纪德国教育以普鲁士教育为主
②  主张国家办学和普及义务教育
③  巴西多成立“泛爱学校”采用适应自然的教学方式
④  文科中学的发展和实科教育的兴起
【判断题】 是17世纪最主要的文艺思潮,产生于17世纪初期的法国,影响到欧洲其他各国,持续到19世纪初。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体系凝构阶段大致自20世纪70年代延至20世纪末或21世纪初。该说法(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刑法特征的是()。
①  法治
②  刑事政策
③  预防犯罪
④  刑罚救治
【单选题】 在19世纪初叶
①  in the early nineteenth century
②  at the early nineteenth century
【单选题】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是市场营销学的( )
①  形成阶段
②  发展阶段
③  提升阶段
④  创立阶段
【单选题】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是市场营销学的(__)P6
①  形成阶段
②  发展阶段
③  提升阶段
④  创立阶段
【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冷战”格局开始不断瓦解并在20世纪末完全结束( )。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多选题】 我国雨林和热带季雨林重要分布区包括:
①  A长江以南丘陵山地
②  B云南和西藏
③  C两广和海南
④  D台湾
【多选题】 用以繁殖苗木的营养器官包括(??)
①  A.种条
②  B.地下茎
③  C.根系;
④  D.叶片
【多选题】 林业渎职犯罪的综合治理,从哪几个方面治理()
①  A加强对预防林业渎职犯罪工作的领导
②  B健全和完善林业行政执法机制
③  C进一步理顺林业行政管理体制
④  D加强科学民主决策
⑤  E完善林业行政执法监督机制
【单选题】 我国物种丰富,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①  B.裸子植物
②  B.被子植物
③  C.蕨类植物
④  D.苔藓植物
【单选题】 “地球之肺”指的是()
①  A.湿地
②  B.海洋
③  C.森林
④  D.山地
【单选题】 占地球表面积的 16.7% 的林草交错带分布在:
①  A半干旱区
②  B干旱地区
③  C极干旱区
【单选题】 植物、大气、土壤的关系传递顺序是()
①  A土壤—大气—植物
②  B大气—土壤—植物
③  C土壤—植物—大气
④  D植物—大气—土壤
【判断题】 人工整枝应选择在(?晚秋??)季节进行。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甲盗伐林木,符合该罪犯罪构成,则甲的行为一定属于违法行为。(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甲将经批准用作科研用途的金丝猴赠予给好朋友乙,甲的行为构成非法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 )
①  正确
②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