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传入侧支性抑制为()
突触后抑制
去极化抑制
回返性抑制
突触前抑制
负反馈性抑制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多选题】 突触后抑制有哪几种形式
①  传入侧支性抑制
②  中枢抑制
③  回返性抑制
【单选题】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
①  去极化局部电位
②  具有全或无性质
③  超极化局部电位
④  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减少所致
⑤  突触后膜Na<sup>+</sup> 通透性增加所致
【单选题】 传入侧支性抑制的产生是由于
①  去极化抑制
②  兴奋性递质破坏过多
③  兴奋性递质释放减少
④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
⑤  兴奋性中间神经元兴奋
【单选题】 突触前抑制的发生是由于()
①  突触前膜兴奋性递质释放量减少
②  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
③  突触后膜超极化
④  交互抑制
⑤  中间抑制性神经元兴奋
【单选题】 突触前抑制的特点是
①  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减少
②  突触前膜超极化
③  突触后膜的兴奋性降低
④  突触前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
⑤  结构基础是神经元的轴突-树突联系
【单选题】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共同特征是
①  突触前膜均去极化
②  突触后膜均去极化
③  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性质一样
④  突触后膜对离子通透性一样
⑤  产生的突触后电位的最终效应一样
【单选题】 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正确的叙述是( )
①  突触前轴突末梢超极化
②  突触后膜对钙离子和钾离子通透性增大
③  突触后膜去极化
④  突触后膜出现超极化
【单选题】 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正确的叙述是
①  突触前轴突末梢超极化
②  突触后膜对Ca2+、K+通透性增大
③  突触后膜去极化
④  突触后膜出现超极化
⑤  突触后膜对Na+通透性增大
【单选题】 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正确的叙述是
①  突触前轴突末梢超极化
②  对Ca2+、K+通透性增大
③  突触后膜出现超极化
④  突触后膜去极化
⑤  突触后膜出现复极化
【单选题】 突触前抑制的重要结构基础是()
①  轴突-胞体型突触
②  轴突-树突型突触
③  轴突-轴突型突触
④  胞体-树突型突触
⑤  胞体-胞体型突触
随机题目
【单选题】 抽样平均误差是( )
①  全及总体的标准差
②  样本的标准差
③  抽样指标的标准差
④  抽样误差的平均差
【单选题】 总S指标数值大小( )
①  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增大
②  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小
③  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
④  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
【单选题】 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商品销售额和销售量之间存在着( )
①  不完全的依存关系
②  不完全的随机关系
③  完全的随机关系
④  完全的依存关系
【单选题】 2003年某地区下岗职工已安置了 13.7万人,安置率达80.6%,安置率是( )
①  总量指标
②  变异指标
③  平均指标
④  相对指标
【单选题】 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S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 )
①  总体单位总量
②  总体标志总量
③  质S指标
④  相对指标
【单选题】 设某地区有670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 )
①  每个工业企业
②  670家工业企业
③  每一件产品
④  全部工业产品
【单选题】 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
①  小于100%
②  大于100%
③  等于100%
④  小于或大于100%
【单选题】 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 )
①  抽样误差系数
②  概率度
③  抽样平均误差
④  抽样极限误差
【单选题】 假设计划任务数是五年计划中规定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可采用( )
①  累计法
②  水平法
③  简单平均法
④  加权平均法
【单选题】 某地区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002年的108.8%,此指标为( )
①  结构相对指标
②  比较相对指标
③  比例相对指标
④  动态相对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