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影响贴面等微创修复适应证选择的关键因素为()
患者需求
缺损部位
缺损深度
釉质存留量
基牙颜色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贴面等微创修复体的牙体预备应尽可能局限于牙釉质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  釉质可为贴面提供固位和抗力支持
②  粘接界面应有50%以上的牙釉质
③  粘接界面边缘应有70%以上位于釉质内
④  粘接界面牙本质少于60%即可
⑤  粘接界面牙本质应为浅层健康牙本质
【单选题】 牙体缺损修复的抗力型是指()
①  修复体及治疗牙不破折
②  治疗牙的牙槽骨不吸收
③  治疗牙的牙周膜不损伤
④  修复体不破折
⑤  修复后的治疗牙不发生龋病
【单选题】 牙列缺损修复患者病历记录中的病史主要是指()。
①  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
②  现病史、系统病史、口腔专科病史
③  现病史、系统病史
④  现病史、口腔专科病史
⑤  系统病史、口腔治疗病史
【单选题】 牙体缺损修复时,增加修复体抗力的措施()
①  保证修复体适当的体积和厚度
②  合理控制修复体的外形
③  选择理化性能优良的修复材料
④  保证修复体制作质量
⑤  以上都对
【单选题】 在牙体缺损修复的牙体预备中应该注意
①  为恢复美观功能,可以任意磨除牙体组织
②  为方便修复体就位,预备体的聚合度越大越好
③  彻底去除病变组织
④  牙体组织磨得越少越好
⑤  各种修复都要磨除相同量的牙体组织
【单选题】 牙体缺损修复治疗的原则如下,除了()。
①  恢复面部形态
②  恢复轴面形态
③  恢复邻接关系
④  恢复牙合面形态
⑤  恢复咬合关系
【单选题】 修复牙体缺损的修复体的种类不包括()
①  嵌体
②  全冠
③  固定桥
④  桩核冠
⑤  种植体牙冠
【单选题】 牙体缺损修复时如修复体龈缘过长会造成()
①  过敏性痛
②  自发性痛
③  咬合痛
④  龈炎
⑤  修复体松动
【单选题】 不符合牙体缺损修复体固位原理的是()。
①  修复体组织面与预备体表面接触越紧密固位越好
②  邻沟可增大修复体与预备体的刚性约束力
③  轴面聚合度越小固位力越大
④  修复体粘结面越光滑粘结力越强
⑤  粘结剂越厚粘结力越小
【单选题】 关于牙体缺损的修复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  去净腐质和感染牙本质
②  大量去除牙体组织
③  预备固位形
④  采用适当的修复材料
⑤  预备抗力形
随机题目
【单选题】 下列有关作业成本动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  衡量一个成本对象(产品、服务或顾客)需要的作业量
②  是产品成本增加的驱动因素
③  计量各成本对象耗用作业的情况
④  是引起作业成本增加的驱动因素
【单选题】 将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的形式中,得到的产品成本最准确的是()。
①  直接追溯
②  间接追溯
③  动因追溯
④  分摊
【单选题】 某企业制造费中油料费用与机器工时密切相关,预计预算期固定油料费用为10000元,单位工时的变动油料费用为10元,预算期机器总工时为3000小时,则预算期油料费用预算总额为( )元。
①  10000
②  20000
③  30000
④  40000
【单选题】 甲公司2009年3月5日向乙公司购买了一处位于郊区的厂房,随后出租给丙公司。甲公司以自有资金向乙公司支付总价款的30%,同时甲公司以该厂房作为抵押向丁银行借入余下的70%价款。这种租赁方式是( )。
①  经营租赁
②  售后回租租赁
③  杠杆租赁
④  直接租赁
【单选题】 下列净利润分配事项中,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应当最后进行的是(  )。
①  向股东分配股利
②  提取任意公积金
③  提取法定公积金
④  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单选题】 2016年实际销售量为2600吨,原预测销售量为2375吨,平滑指数=0.4,则按指数平滑法预测公司2017年的销售量为( )吨。
①  2375
②  2465
③  2525
④  2650
【单选题】 下列各项产品定价方法中,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是( )。
①  目标利润定价法
②  保本点定价法
③  边际分析定价法
④  变动成本定价法
【单选题】 某上市公司2016年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5000万元。2015年末的股本为10000万股,2016年5月1日新发行6000万股,2016年12月1日,回购1000万股,则该上市公司2016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元。
①  1.5
②  1.6
③  1.7
④  1.8
【单选题】 某施工企业对已完工程及设备的保护费用属于()
①  安全文明施工费
②  财产保险费
③  措施项目费
④  其他项目费
【单选题】 审计人员自行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并与被审计单位编制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比较的检查被审计单位定期财产清查制度的审计取证方法是( )。
①  检查
②  重新计算
③  询问
④  重新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