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某学校话剧社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如下几个场景,你认为其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
1912年1月1日南京各大报纸刊登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的消息
民国建立后,一个革命党人在街头张贴“实现民主共和”的标语
武昌起义后,孙中山就任湖北军政府都督,受到热烈欢迎
1911年底,人们奔走相告:中国最后一个皇帝退位了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武昌起义后建立的湖北军政府是一个( )。
①  资产阶级革命派完全掌权的革命政权
②  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的第一个地方革命政权
③  包括革命派、立宪派和旧官僚的联合政权
④  立宪派占主体的资产阶级政权
【单选题】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 )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①  北京
②  南京
③  广州
④  上海
【单选题】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 )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①  北京
②  南京
③  广州
④  上海
【单选题】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①  北京
②  南京
③  广州
④  上海
【单选题】 1912年3月,袁世凯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将中华民国首都迁往( )。
①  南京
②  天津
③  上海
④  北京
【判断题】 1912年1月,资产阶级革命正式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中华民国军政府。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的职务是中华民国( )。
①  总统
②  皇帝
③  正式总统
④  临时大总统
【单选题】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 )为中华民国元年。
①  1910年
②  1911年
③  1912年
④  1913年
【单选题】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时间是?
①  1911年10月10日
②  1912年1月1日
③  1912年2月12日
④  1912年3月10日
【单选题】 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促使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原因是()。
①  武昌起义的胜利
②  《临时约法》的颁布
③  清帝下诏退位
④  中华民国的成立
随机题目
【多选题】 “互联网+”行动计划里面谈到了将创新成果融入社会各个领域,促进以( )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现代制造业的融合创新。
①  物联网
②  小数据
③  大数据
④  云计算
【多选题】 应该围绕( )五大领域,构建跨部门的,大型综合应用系统,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数据的共享。
①  社保
②  保障型住房
③  教育
④  医疗
⑤  就业服务
【多选题】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坚持“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其中“一降”是指降成本,“一补”是指补短板,请问“三去”指的是( )。
①  去产能
②  去附加
③  去库存
④  去杠杆
【多选题】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 )。
①  全民守法
②  严格执法
③  公正司法
④  科学立法
【单选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要解决( )的问题。
①  精髓和灵魂
②  研究导向
③  真懂真信
④  为什么人
【单选题】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以( )为目标的新型国际关系的新理念新主张,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化解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出了中国方案。
①  合作共赢
②  持久和平
③  共同繁荣
④  命运共同体
【单选题】 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 )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①  人大协商
②  人民政协
③  基层协商
④  政党协商
【单选题】 以下哪项新兴经济形态对双方来说都是共赢( )。
①  生态经济
②  平台经济
③  共享经济
【单选题】 攻击者可能在物理结点进行攻击,使系统接受到虚假的信息,进而系统崩溃,这是( )面临的挑战。
①  信息安全
②  社会治理
③  政府管理
④  个人在线支付安全
【单选题】 三一重工公司原先是卖机械设备的,后来他们在这些设备上面安装了这样一些传感器,安装了通讯模块,可以远程检测这些设备的运转情况,基于工业大数据,实现故障的预警,有针对性的提供维修等服务。这表现了“互联网+”( )。
①  推动跨界融合发展
②  推动发展模式变革
③  推动创新方式变革
④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