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失去了其全部对外投资。由此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 )。
造成了欧洲的政治危机
削弱了欧洲的经济实力
使美国成为世纪霸主
结束了欧洲的对外殖民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①  1918年10月
②  1918年11月
③  1919年10月
④  1919年11月
【单选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 )。
①  萨拉热窝事件
②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③  三国同盟形成
④  凡尔登战役
【单选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西线战线交战双方为( )。
①  德意—法
②  英法—俄
③  英法—德
④  德意—英
【单选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是( )。
①  世界贸易组织和欧盟
②  国际联盟与联合国
③  同盟国和轴心国
④  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
【判断题】 导弹、核弹等尖端武器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其中不属于协约国的国家是( )。
①  德国
②  英国
③  法国
④  俄国
【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殖民主义有直接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存在这个问题。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7年,中国加入同盟国阵营参战。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
①  德国
②  奥地利
③  中国
④  俄国
【判断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引起了不少人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怀疑与反思。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单选题】 选择吸附色谱柱时,柱的长度与直径比一般为
①  (5~10):1
②  (20~30):1
③  (1~10):1
④  (10~20):1
【单选题】 采用反相离子对色谱法分析酸类或带负电荷物质,可以选用的离子对试剂为
①  正戊烷基磺酸钠
②  十六烷基三甲基季铵盐
③  正己烷基磺酸钠
④  十二烷基磺酸钠
【单选题】 纸色谱分离机制是利用液体固定相对不同组分的哪种能力差异而实现分离
①  吸附
②  分配
③  交换
④  渗透
【单选题】 摩尔吸光系数的表示符号是
①  E
②  λ
③  A
④  ε
【单选题】 分光光度法中,摩尔吸光系数( )有关
①  液层的厚度
②  光的强度
③  溶液的浓度
④  溶质的性质
【单选题】 有甲、乙两个不同浓度的同一有色物质的溶液,用同一厚度的比色皿,在同一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分别为:甲∶乙=0.20∶0.30。若甲的浓度为4.0×10-4mol/L,则乙的浓度为
①  8.0×10-4mol/L
②  2.0×10-4mol/L
③  1.0×10-4mol/L
④  6.0×10-4mol/L
【判断题】 吸光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与吸光物质浓度有关。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KBr压片法是固态样品最常用的制样方法。在红外灯下,试样与光谱纯KBr 粉末的比例大约是( )
①  1:50
②  1:100
③  1:200
④  1:500
【单选题】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目前常用的光源是
①  火焰
②  空心阴极灯
③  硅碳棒
④  氘灯
【单选题】 火焰原子化器产生富燃火焰是因为( )
①  助燃气相对燃气流量过大
②  助燃气相对燃气流量过小
③  助燃气和燃气之比符合燃烧反应计量关系
④  助雾化气流量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