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设已知水准点A的高程HA =6.953m,道路起点B的设计高程HB =7.381m,若水准仪后视A点水准尺读数为1.262 m,则B 点的前视读数为( )时,水准尺尺底就是B点设计标高位置。
0.834
1.690
1.262
0.417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设已知水准点A的高程HA =6.953m,点B的设计高程HB =7.381m,若水准仪后视A点水准尺读数为1.262 m,则B 点的前视读数为( )时,水准尺尺底就是B点设计标高位置。
①  0.834
②  1.690
③  1.262
④  0.417
【单选题】 设已知水准点A的高程HA =6.953m,点B的设计高程HB =7.381m,若水准仪后视A点水准尺读数为1.262 m,则B 点的前视读数为( )时,水准尺尺底就是B点设计标高位置。
①  0.834
②  1.690
③  1.262
④  0.417
【单选题】 水准测量中,设后视尺A的读数为a=2.713m,前视尺B的读数为b=1.401m,已知A点高程为15.000m,则水准仪视线高程为()m
①  13.688
②  16.312
③  16.401
④  17.713
【单选题】 已知一高程基点A的高程为282.467m,水准仪照准A点水准尺读数为1.342m,照准B点读数为0.427m,求B点的高程?
①  282.382
②  -283.382
③  382.283
④  -382.283
【单选题】 利用水准仪测量隧道洞顶水准点高程时,已知拱顶点高程为35m,若已知点水准尺读数为1.515m,隧道地面上待测点水准尺读数为2.015m,则待测点高程为()
①  31.470
②  34.500
【单选题】 水准测量中,设后尺A的读数a=2713,前尺B的读数为b=1401,已知A点高程为15.000m,则视线高程为( )。
①  13.688m
②  16.312 m
③  16.401m
④  17.713 m
【单选题】 水准测量中,设后尺A的读数a=2.713m,前尺B的读数为b=1.401m,已知A点高程为15.000m,则视线高程为?m。
①  13.688
②  16.312
③  16.401
④  17.713
【单选题】 水准测量中,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点A处尺的读数为2.713m,点B处尺的读数为1.401,已知点A的高程为15.000m,则视线高程为()m。
①  13.688
②  16.312
③  16.401
④  17.713
【单选题】 水准测量中,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A尺读数为1.213m,B尺读数为1.401m,A点高程为21.000m,则视线高程为()m。
①  22.401
②  22.213
③  21.812
④  20.812
【单选题】 在水准测量中,设点A为后视点,点B为前视点,点A处尺的读数为1.213m,点B处尺的读数为1.401m,点A高程为21.000m,则视线高程为()m。
①  22.401
②  22.213
③  21.812
④  20.812
随机题目
【多选题】 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药物是
①  阿司匹林
②  肝素
③  双香豆素
④  华法林
⑤  Vit.K
【多选题】 Vit.K可用于
①  阻塞性黄疸出血
②  新生儿出血
③  双香豆素过量所致出血
④  缺铁性贫血
⑤  胆瘘患者出血
【多选题】 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①  肝素仅在体外有抗凝血作
②  肝素体内外均有抗凝血作用
③  肝素抗凝血作用机制与其络合血浆Ca2+有关
④  维生素K的促凝血作用机制是作为辅酶参与凝血因子Ⅱ、Ⅶ、Ⅸ、 Ⅹ的合成
⑤  华法林体内外均有抗凝作用
【多选题】 关于肝素正确的描述有
①  在体内、体外均有抗凝血作用
②  抗凝机制是增强血浆中抗凝血酶Ⅲ活性所致
③  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
④  可用于DIC早期
⑤  过量可引起自发性出血
【判断题】 氨甲苯酸通过对抗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的作用而发挥抗凝作用。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血液保存宜选用肝素。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肝素体内、体外均有抗凝作用,而双香豆素体外无效。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水杨酸类药引起的出血可用Vit.K治疗。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关于双香豆素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①  口服有效
②  对已合成的凝血因子无对抗作用,故起效慢
③  抗凝作用持久,停药后尚可维持数天
④  体内、体外均有抗凝作用
⑤  应用剂量按凝血酶原时间个体化
【单选题】 用于平喘的M受体阻断药是
①  哌仑西平
②  异丙阿托品
③  阿托品
④  后阿托品
⑤  氨茶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