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以下可以列入非处方药的范围是( )。
医疗用毒性药品
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
放射性药品
精神药品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属特殊管理药品。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的药品、外用药品和非处方药品,在标签上印有符合规定的标志即可。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属特殊管理药品。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根据《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关于医疗用毒性药品处方和调剂的做法,错误的是
①  医疗单位供应和调配毒性药品,凭医生签名的止式处方
②  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三日极量
③  对处方未注明“生用”的毒性中药,应当付炮制
④  药店调配毒性药品,凭盖有医师所在的医疗单位公章的正式处方
⑤  处方一次有效,取药后处方保存二年备查
【判断题】 医疗用毒性药品、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是1年。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甲药品经营企业持有《药品经营许可证》,经营方式为药品批发,批准的经营范围为: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原料药及其制剂、生化药品、生物制品(含疫苗)。 乙药品经营企业持有《药品经营许可证》,经营方式为药品零售(连锁),经营类别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经营范围为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药制剂、抗生素制剂、生化药品、生物制品。下列药品中,乙药品经营企业可以通过增加经营范围才能从甲药品经营企业购进的药品是
①  麻醉药品
②  医疗用毒性药品
③  第一类精神药品
④  疫苗
【多选题】 根据《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流通管理暂行规定》关于药品零售企业销售处方药、非处方药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  甲类非处方药、乙类非处方药应当分柜摆放
②  执业药师或药师必须对医师处方进行审核
③  可不凭医师处方销售甲类非处方药
④  执业药师对医师处方不得更改
⑤  处方必须留存1年在以上
【单选题】 医疗机构应对麻醉药品处方、精神药品处方和毒性药品处方应单独存放,麻醉药品处方至少保存( )年;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至少保存( )年,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至少保存( )年;毒性药品处方至少保存( )年
①  3,3,2,1
②  3,2,2,1
③  3, 3,2,2
④  3,2,3,2
【单选题】 根据《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关于医疗机构使用医疗用毒性药品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  医疗机构供应和调配毒性药品,凭医师签名的正式处方
②  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二日极量
③  对处方未注明“生用”的毒性药品,应当付炮制品
④  药师发现处方有疑问,应当拒绝调配,并报告公安部门
⑤  处方一次有效,取药后处方保存二年备查
【判断题】 毒性、麻醉、放射性药品属于特殊管理的药品。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多选题】 UCL讲师、AlphaGo项目的主程序员David Silver认为,AI等于()加()。
①  A.终身学习
②  B.迁移学习
③  C.强化学习
④  D.深度学习
【多选题】 1993—2015年,在欧美和中国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中,对正常高值的判定标准是()。
①  A.收缩压140—160
②  B.收缩压120—139
③  C.舒张压80—89
④  D.舒张压90—100
【多选题】 在第一次神经网络的研究中,针对感知机无法解决异或XOR问题的缺陷,人工智能专家们的新思路包括()。
①  A.引入非线性变换
②  B.引入线性变换
③  C.引入单层神经网络
④  D.引入多层神经网络
【多选题】 人工智能是由()呈现出来的智能行为。
①  A.机器
②  B.网络
③  C.软件
④  D.平台
【多选题】 根据本讲,“人工智能”有多重含义,包括()。
①  A.生物学上的人工智能
②  B.技术上的人工智能
③  C.物理学上的人工智能
④  D.化学上的人工智能
⑤  E.方法上的人工智能
【单选题】 有人在您面前吸烟您应该怎么做?
①  A.听之任之
②  B.自己躲开
③  C.开窗通风
④  D.劝阻吸烟者
【单选题】 以下哪项不是普及健康生活举措:
①  A.加强健康教育
②  B.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
③  C.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④  D.健全医疗保障体系
【单选题】 以下哪种途径可以传染艾滋病病毒?
①  A.与艾滋病患者一起吃饭
②  B.与艾滋病患者握手
③  C.与艾滋病患者共用劳动工具
④  D.与艾滋病患者共用刮胡刀
【单选题】 健康中国建设的基本途径是:
①  A.健康优先
②  B.改革创新
③  C.科学发展
④  D.共建共享
【单选题】 以下哪项不是我国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
①  A.生态系统遭受持续威胁
②  B.生态系统质量和服务功能低
③  C.生物多样性加速下降的总体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④  D.生态治理力度提升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