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六味安消散除和胃健脾、消积导滞外,又能()。
疏肝散结
清利湿热
活血止痛
降气止呕
理气消肿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醋制后缓和辛散、增强疏肝理气止痛作用,并能消积化滞的药物是
①  延胡索
②  香附
③  三棱
④  郁金
⑤  艾叶
【单选题】 口炎清颗粒除解毒消肿外,又能()。
①  滋阴凉血
②  清热燥湿
③  滋阴清热
④  滋阴益肾
⑤  益气养阴
【单选题】 内消瘰疬丸除软坚散结外,还能()。
①  化痰
②  活血
③  疏肝
④  行气
⑤  止痛
【单选题】 大黄?虫丸除活血破瘀外,又能()。
①  养血调经
②  活血调经
③  通经消癥
④  益气活血
⑤  疏肝理气
【单选题】 更年安片除滋阴清热外,又能()。
①  养血安神
②  解郁安神
③  养心安神
④  除烦安神
⑤  理气活血
【单选题】 千金止带丸除调经止带外,又能()。
①  祛寒止痛
②  健脾和胃
③  补气养血
④  健脾补肾
⑤  活血逐瘀
【单选题】 速效救心丸除祛瘀止痛外,又能()。
①  芳香温通
②  止咳
③  行气活血
④  宽胸
⑤  益气强心
【单选题】 桂枝茯苓丸除活血化瘀外,又能()。
①  止汗
②  补气
③  通乳
④  养血
⑤  消癥
【单选题】 芎菊上清丸除散风止痛外,又能()。
①  通络止痛
②  清热解表
③  养血平肝
④  益气解表
⑤  疏风活血
【单选题】 小儿消食片除消食化滞外,又能()。
①  祛痰止咳
②  健脾和胃
③  泻火通便
④  健脾止泻
⑤  渗湿止泻
随机题目
【单选题】 甲医院设立了制剂室,符合规定的行为是
①  将经依法批准制备的制剂调配给本院门诊患者使用
②  在本院病房走廊张贴客观宣传该制剂疗效的广告
③  依法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经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同意后,即开始配制本院临床需用的制剂
④  突发疫情,应乙医院请求,将经依法批准制备的制剂调剂给乙医院使用事后及时向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备
⑤  因乙医院抢救患者急需,而市场没有供应,将经依法批准制备的制剂调剂给乙医院使用,同时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单选题】 根据《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医疗机构制剂批准文号有效期为
①  1年
②  2年
③  3年
④  4年
⑤  5年
【单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关于医疗机构药剂管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  医疗机构购进药品必须有真实、完整的药品购进记录
②  医疗机构向患者提供药品应当与诊疗范围相适应
③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可向患者提供与其经批准的服务范围相一致的药品
④  个体诊所应当按照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分级管理目录制定本诊所的供应目录
⑤  医疗机构审核和调配处方的药剂人员必须是依法经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
【单选题】 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编号是
①  ×1械注2××××3×4××5××××6,×1为“国”;×2为“准”
②  ×1械注×2××××3×4××5××××6,×1为“国”;×2为“进”
③  ×1械注×2××××3×4××5××××6,×1为“国”;×2 为“许”
④  ××食药监械经营许××××××××号
【单选题】 不合理处方可以分为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和超长处方,下列处方属于存在用药不适宜情况的是
①  处方医生签名不能准确识别的处方
②  慢性病需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处方
③  中成药与中药饮片为分别开具的处方
④  存在有潜在临床意义的配伍禁忌的处方
【单选题】 医疗机构为住院患者开具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每张处方用量要求为
①  1日常用量
②  不超过15日常用量
③  不超过3日常用量
④  不超过7日常用量
【单选题】 医疗机构门诊开具第二类精神药品片剂,每张处方用量要求为
①  1日常用量
②  不超过15日常用量
③  不超过3日常用量
④  不超过7日常用量
【单选题】 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号是
①  ×1械注2××××3×4××5××××6,×1为“国”;×2为“准”
②  ×1械注×2××××3×4××5××××6,×1为“国”;×2为“进”
③  ×1械注×2××××3×4××5××××6,×1为“国”;×2 为“许”
④  ××食药监械经营许××××××××号
【单选题】 进口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是
①  ×1械注2××××3×4××5××××6,×1为“国”;×2为“准”
②  ×1械注×2××××3×4××5××××6,×1为“国”;×2为“进”
③  ×1械注×2××××3×4××5××××6,×1为“国”;×2 为“许”
④  ××食药监械经营许××××××××号
【单选题】 产品上市需要取得注册证,经营只需办理备案手续的是
①  第二类医疗器械
②  第一类医疗器械
③  第三类医疗器械
④  特殊用途医疗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