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产品营销是围绕产品和销售等两个方面展开的营销运作。 该说法( )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终端营销特指围绕终端建设、终端管理和终端促进等三个方面的营销运作。 该说法(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渠道营销特指围绕渠道的渠道建设、渠道管理和渠道促进等三个方面的营销运作。 该说法(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门店销售分两个方面,新顾客的拓展和老顾客的维系,该说法(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产品差异化运作是依循定位策略差异化、单一产品差异化和产品组合差异化三个方面展开的。 该说法(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填空题】 生产运作管理的管理对象包括[填空1]和生产运作系统两个方面。
【单选题】 营销活动市场研究应该注意的两个方面:市场营销环境,顾客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 )
① 
② 
【单选题】 传统产品的营销组合(4PS)包括:产品、价格、市场、促销。 该说法(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中观环境主要指营销环境和产品使用及用后评价。该说法(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市场营销就是产品销售。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多品牌策略指对同种产品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品牌。该说法( )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单选题】 下列关于驱逐出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
①  驱逐出境适用于犯罪的外国人
②  驱逐出境既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附加适用
③  驱逐出境附加适用时,应当在其他刑罚执行完毕后将犯罪的外国人驱逐出中国国境
④  驱逐出境不可以适用于犯罪的无国籍人
【单选题】 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哪一机关有权决定对罪犯实行假释?( )
①  监狱的上一级主管机关
②  省级以上司法行政机关
③  监狱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④  中级以上人民法院
【多选题】 符合下列哪些情形而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可以构成累犯?( )
①  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以后
②  赦免以后
③  缓刑考验期满以后
④  假释考验期满以后
【多选题】 下列属于硬性刑罚裁量的情节的有( )。
①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②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
③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④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多选题】 下列关于假释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
①  对于因故意杀人、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当他们被减刑后,如果剩余刑期少于10年的,则可以假释
②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的,应当撤销假释,按照“先并后减”的方法再实行数罪并罚
③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遵守了各种相关规定,没有再犯新罪、也没有发现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假释考验期满,剩余刑罚就不再执行
④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1/2以上,符合假释条件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高级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多选题】 关于追诉时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①  甲犯劫持航空器罪,即便经过30年,也可能被追诉
②  乙于2013年1月10日挪用公款5万元用于结婚,2013年7月10日归还。对乙的追诉期限应从2013年1月10日起计算
③  丙于2000年故意轻伤李某,直到2008年李某才报案,但公安机关未立案。2014年,丙因他事被抓。不能追诉丙故意伤害的刑事责任
④  丁与王某共同实施合同诈骗犯罪。在合同诈骗罪的追诉期届满前,王某单独实施抢夺罪。对丁合同诈骗罪的追诉时效,应从王某犯抢夺罪之日起计算
【多选题】 对犯罪人适用刑罚,可能对下列主体中的哪一些产生影响?( )
①  犯罪人
②  被害人及其亲属
③  社会上的不稳定分子
④  广大人民群众
【多选题】 2010年8月21日,甲因犯诈骗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2015年6月20日,甲又犯盗窃罪。对于甲的量刑,下列表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
①  甲具有法定从重处罚情节
②  甲不构成累犯
③  对甲的盗窃罪不能适用缓刑
④  对甲应当数罪并罚
【多选题】 下列关于剥夺政治权利附加刑如何执行问题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①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一般要剥夺政治权利,其刑期与主刑一样,同时执行
②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从有期徒刑执行完毕或假释之日起,执行剥夺政治权利附加刑
③  被判处拘役的罪犯,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从拘役执行完毕或假释之日起,执行剥夺政治权利附加刑
④  被判处管制的罪犯,被剥夺政治权利的,附加刑与主刑刑期相等,同时执行
【多选题】 下列对刑事责任、刑罚和犯罪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①  犯罪与刑事责任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②  犯罪与刑事责任之间是因果关系
③  刑事责任、刑罚和犯罪三者互相依存
④  有刑事责任未必有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