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关于IPv6地址的表示, 下面哪个是以“内嵌IPv4地址的格式”表示的( )。
3FFE:FFFF:7654:FEDA:1245:0098:3210:2
3FFE:FFFF::8:800:20C4:0
3FFE:FFFF:7654:FEDA:1245:0098:3210:0002
0:0:0:0:0:0:192.168.1.100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关于IPv6地址的表示, 下面哪个是以“压缩格式”表示的( )。
①  0:0:0:0:0:0:192.168.1.100
②  3FFE:FFFF::8:800:20C4:0
③  3FFE:FFFF:7654:FEDA:1245:0098:3210:0002
④  ::192.168:1.100
【单选题】 关于IPv6地址的表示, 下面哪个是以“冒号十六进制格式”表示的( )。
①  0:0:0:0:0:0:192.168.1.100
②  ::192.168:1.100
③  3FFE:FFFF:7654:FEDA:1245:0098:3210:0002
④  3FFE:FFFF::8:800:20C4:0
【单选题】 IPv4的32位地址共40多亿个,IPv6的128位地址是IPv4地址总数的()倍。
①  4
②  96
③  2的96次方
④  2的4次方
【判断题】 IPv4地址是128位的,IPv6地址是32位的。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以下IPv6地址BD02:120D:0000:0000:0000:72A2:0000:00C0的表示中,错误的是()
①  BD02:120D::72A2:0:C0
②  BD2:12D:0:0:0:72A2::C0
③  BD02:120D::72A2:0:C0
④  BD02:120D::72A2:0:0C
【单选题】 下面那个IPv4地址表示本网络内的进行广播( )。
①  255.255.255.0
②  255.255.255.255
③  0.0.0.0
④  255.0.0.0
【多选题】 IPV4地址,说法正确的是( )
①  一个地址有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构成
②  有32位二进制组成
③  网络号越长,主机数越少
④  书写时,用十进制表示,三个点来隔开4个数
【单选题】 当URL中含有IPv6地址时,下面哪个是正确的表示( )。
①  http://[2000:1::1234:EF]:8080/cn/index.asp
②  http://{2000:1::1234:EF}:8080/cn/index.asp
③  http://2000:1::1234:EF:8080/cn/index.asp
④  http://[2000.1.1234.EF]:8080/cn/index.asp
【单选题】 下列关于IPv4地址的描述中错误是()
①  IP地址的总长度为32位
②  每一个IP地址都由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组成
③  一个C类地址拥有8位主机地址,可给254台主机分配地址
④  A类地址拥有最多的网络数
【单选题】 下列关于IPv4地址的描述中错误是( )
①  IP地址的总长度为32位
②  每一个IP地址都由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组成
③  一个C类地址拥有8位主机地址,可给254台主机分配地址
④  A类地址拥有最多的网络数
随机题目
【单选题】 曾经高吟“不才明主弃”而走向山水的诗人是( )
①  王维
②  孟浩然
③  李白
④  常建
【单选题】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出自韩愈的( )
①  《师说》
②  《进学解》
③  《送孟东野序》
④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⑤  《送李愿归盘谷序》
【单选题】 下列表述不符合杜甫的一项是
①  当生活坎坷、身处离乱时,杜诗便表现为沉郁顿挫
②  当生活稍微安定时,他就写一些萧散自然的诗
③  杜诗的“诗史”性质,主要的还不在于它提供了史的事实
④  杜甫的叙事诗并没有融入强烈的抒情
【单选题】 《看钱奴》的作者是( )
①  李文蔚
②  尚仲贤
③  戴善甫
④  郑廷玉
【单选题】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中的“锦城”即今天的
①  重庆
②  西安
③  扬州
④  成都
【单选题】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作者是( )
①  秦观
②  周邦彦
③  黄庭坚
④  晁补之
【单选题】 下列传奇作品中以大团圆结局的是
①  莺莺传
②  李娃传
③  霍小玉传
④  长恨歌传
【单选题】 下列作品中内容不属于同一类别的是
①  《听颖师弹琴》
②  《李凭箜篌引》
③  《子夜吴歌》
④  《琵琶行》
【单选题】 在音律方面表现为调美、律严、字工的是( )
①  柳永
②  苏轼
③  周邦彦
④  姜夔
【单选题】 成为宋代豪放词滥觞的作品是( )
①  范仲淹的《渔家傲》
②  欧阳修的《采桑子》
③  王安石的《桂枝香》
④  苏轼的《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