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可用于对乙酰氨基酚鉴别的是
偶氮化反应
双缩脲反应
Vitali反应
Marquis反应
三氯化铁反应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对乙酰氨基酚的化学鉴别反应,下列那一项是正确的
①  直接重氮化—偶合反应
②  直接重氮化反应?
③  重铬酸钾氧化反应
④  水解后重氮化—偶合反应?
⑤  以上都不对
【单选题】 下列那种芳酸或芳胺类药物,不能用三氯化铁反应鉴别
①  水杨酸
②  苯甲酸钠
③  对氨基水杨酸钠
④  丙磺舒??
⑤  贝诺酯
【多选题】 下列化合物中,能与三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的是( )
①  对甲基苯酚
②  苯甲醇
③  环己醇
④  1,2,3-苯三酚
⑤  邻羟基苯甲酸
【判断题】 Keller-Kiliani反应所用试剂是三氯化铁-冰醋酸,浓硫酸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吗啡分子含有酚羟基,可以与香草醛试剂反应,最后与三氯化铁生成普鲁士蓝。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能发生双缩脲反应的化合物是
①  甘丙二肽
②  草酰胺
③  牛黄胆酸
④  甘氨酸
【单选题】 对乙酰氨基酚长期大剂量应用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是
①  肝损伤
②  肾损伤
③  胃肠道粘膜损伤
④  中枢神经症状
⑤  影响凝血功能
【单选题】 对乙酰氨基酚的鉴别方法为
①  双缩脲反应
②  Marquis反应
③  Vitali反应
④  三氯化铁反应
⑤  偶氮化反应
【多选题】 黄酮类成分定性鉴别的显色反应包括
①  盐酸-镁粉反应
②  盐酸-锌粉反应
③  盐酸反应
④  硫酸显色反应
⑤  与金属盐类试剂的配合反应
【单选题】 在氯化铁、氯化铜和盐酸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待反应结束,所剩的固体滤出后能被磁铁吸引,则反应后溶液中存在较多的阳离子是()。
①  <img class="kfformula" src="20200623/1592891442838099.png" data-latex="{Fe}^{3+}" width="65" height="31"/>
②  <img class="kfformula" src="20200623/1592891442997227.png" data-latex="{Fe}^{2+}" width="57" height="28"/>
③  <img class="kfformula" src="20200623/1592891442746584.png" data-latex="{Cu}^{2+}" width="64" height="31"/>
④  <img class="kfformula" src="20200623/1592891442785305.png" data-latex="{H}^{+}" width="41" height="27"/>
随机题目
【多选题】 犯罪主体必须是税务工作人员的犯罪有( )
①  人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
②  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
③  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
④  商检徇私舞弊罪
【多选题】 甲公司为获取该省国有医药公司某药品的配方,送给该医药公司总工程师50万元现金,获得了配方。之后甲公司大批量生产该药,大量获利,使国有公司损失达5000万元。甲公司的行为构成( )
①  单位行贿罪
②  侵犯商业秘密罪
③  非法经营罪
④  行贿罪
【多选题】 下列关于私分国有资产罪与贪污罪的界限,说法正确的是( )。
①  私分国有资产罪是一种纯正的单位犯罪
②  两罪的犯罪对象相同
③  两罪的犯罪主体相同
④  单位的少数成员秘密地私分国有财产,应认定为共同贪污
【多选题】 《刑法》第389条第1款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同条第3款规定:“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关于上述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①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是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②  “不正当利益”是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③  “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是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
④  第3款规定的内容,属于消极的构成要件要素
【多选题】 甲在同外商进行贸易洽谈时,为了牟取私利,竟利用职务便利,故意向外商泄露国家谈判机密,外商为此先后送给其人民币10万元作为回报。甲的行为构成( )。
①  受贿罪
②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③  间谍罪
④  应定受贿罪与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实行数罪并罚
【单选题】 某法院刑庭审判员刘某某,因与邻居张某素有嫌隙,遂匿名写信给公安机关,捏造张某贩卖毒品的“犯罪事实”。公安机关遂以“涉嫌贩卖毒品”为由拘留了张某,并对其住宅进行了搜查,但是并未发现任何证据。刘某某的行为构成( )
①  徇私枉法罪
②  诬告陷害罪
③  滥用职权罪
④  报复陷害罪
【单选题】 某国家机关的机要人员林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其所知悉、掌握的大量国家机密、绝密提供给境外的反动组织。对该行为如何认定?( )
①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②  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③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与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④  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与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单选题】 甲是某派出所的值班警察,在值班室接到一群众上交的他人丢失的皮包。甲打开皮包后发现里面有高档手机一部、信用卡若干张、现金数百元,产生非法占有的念头,遂将该皮包内的物品转放进自己的皮包,失主来认领时,仅将空包返还给失主。甲的行为可能构成( )。
①  盗窃罪
②  滥用职权罪
③  职务侵占罪
④  贪污罪
【单选题】 下列关于贪污贿赂罪的主观方面表述正确的是( )。
①  本类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直接故意,间接故意不能构成本罪
②  本类罪的主观方面多数是直接故意,少数犯罪可以由间接故意构成
③  本类罪的主观方面都具有一定的非法占有的目的
④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单选题】 甲是海关工作人员,发现A公司有走私活动。A公司负责人知悉此事,为了使走私顺利进行,送给甲好处费10万元让甲不要声张。甲同意,对A公司的走私活动予以放纵,使之不受追究。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处罚?( )
①  走私罪(共犯)与受贿罪数罪并罚
②  放纵走私罪与受贿罪数罪并罚
③  放纵走私罪与受贿罪从一重罪处断
④  走私罪(共犯)与受贿罪从一重罪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