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 )开始出现了对自己的认识活动和语言的意识。
1岁
6岁
4岁
3岁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幼儿的语言意识是从()岁开始明显出现的。
①  1岁
②  2岁
③  3岁半
④  4岁
【判断题】 2岁儿童,开始意识到“愿意”和“应该”的区别。这就意味着儿童开始了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识。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1-2 岁儿童意志活动萌芽开始出现。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脑重出生330g,1岁900g,3岁1000g,6岁开始( )。以后发育速度减慢。
①  接近成人脑重
②  停止发育
③  快速发育
④  迟缓发育
【多选题】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分别对3至4岁、4至5岁、5至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提出了合理期望。
①  自己想做什么
②  应该知道什么
③  能做什么
④  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
【单选题】 3岁儿童已经正确辨别上下方位,4岁能正确辨别前后,5岁部分儿童开始能以( )为中心辨别左右。
①  父母
②  同伴
③  自我
④  他人
【判断题】 根据本讲,从2020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3-6岁儿童每日户外活动时间应有( )。
①  1小时
②  2小时
③  2-3小时
④  3-4小时
【单选题】 婴儿出生的时候是不具备自我意识的,一直到()岁以后才开始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
①  1岁
②  2岁
③  1岁半
④  2岁半
【单选题】 4岁-5岁幼儿手工发展大致处于()
①  无目的的活动期
②  基本形状期
③  样式化期
④  意图期
随机题目
【判断题】 曹雪芹善于将不同人物,特别是相近人物进行复杂性格之间的全面对照,使 他们个性的独特性在对比中突出出来。如林黛玉、薛宝钗两个人,都是美丽多才的少女,但一个是“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一个是“孤高自许”,“目下无尘”。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清代的章学诚认为《三国演义》是“七分事实,三分虚构”,这个定量的分析被后人普遍接受。
①  正确
②  错误
【简答题】 请谈谈《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主要特点。
【单选题】 鲁迅、胡适等人认为《西游记》的作者是( )。
①  吴承恩
②  施耐庵
③  罗贯中
④  笑笑生
【单选题】 官渡之战表现了( )的军事才能和远见卓识。
①  诸葛亮
②  孙权
③  曹操
④  刘备
【判断题】 《红楼梦》最初以80回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本名《石头记》。这些 传抄本,大都有署名脂砚斋、畸笏叟等人的评语,因此习惯上称之为“脂评本”。
①  正确
②  错误
【简答题】 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特色有哪些?
【单选题】 指导社区妇女定期体检,属于
①  三级预防
②  病因预防
③  一级预防
④  二级预防
【单选题】 老年性痴呆患者早期记忆障碍的特点是
①  逆行性遗忘
②  远事遗忘
③  记忆错误
④  近事遗忘
【单选题】 社区精神障碍管理中二级预防的主要目标是
①  去除危险因素
②  精神疾病边缘者的及时就诊
③  精神疾病急性期患者的持续治疗
④  去除治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