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应急指挥部的总指挥应当由( )来担任。
出现事故的岗位一线员工
监管部门指派下来的行政领导
熟悉事故现场实际情况的负责人
负责整个单位运营的集团总裁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 )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①  立即
②  1小时内
③  2小时内
④  3小时内
【判断题】 建设领域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急结束遵循“谁启动、谁负责”的原则,由现场应急指挥部决定,并通知相关单位和公众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施工单位负责人报告;施工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 )h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①  1
②  1.5
③  2
④  3
【单选题】 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负责人应当于()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报告。
①  1
②  2
③  12
④  24
【单选题】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明确了()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领导、行业监管部门分工负责、综合监管部门指导协调的应急工作体制。
①  A.省
②  B.市
③  C.县
④  D.乡镇
【单选题】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 )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①  0.5
②  1
③  2
④  3
【单选题】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 )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①  1小时
②  2小时
③  12小时
④  24小时
【多选题】 某日9时,某建设工地发生事故,现场安全员立即将事故情况向施工企业负责人报告,企业负责人立即组织人员前往现场营救,事故造成7人当场死亡,3人受伤送往医院治疗。次日7时施工企业负责人向当地县安全监管局报告事故情况,3日后1人因救治无效死亡。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下列关于该起事故报告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  A.现场安全员只向企业负责人报告,未及时向当地安全监管局报告,属违法行为
②  B.企业负责人事故发生后22小时向当地安全监管局报告事故情况,属于迟报
③  C.企业负责人还应该向建设主管部门报告
④  D.因死亡人数增加1人,企业应当及时向当地县安全监管局和建设主管部门补报
【单选题】 事故发生地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其负责人应当( )赶赴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救援。
①  立即
②  1小时内
③  2小时内
④  3小时内
随机题目
【判断题】 1898年中国第一部系统的语法著作是乔姆斯基写的《 马氏文通》。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人类语言和动物的交际方式()
①  在本质是一致的
②  有着根本区别
③  有不大的差别
④  基本一样
【单选题】 什么样的声音与什么样的意义相结合,取决于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 这里的“约定俗成”的内容指()
①  只有任意性
②  只有强制性
③  既有任意性,也有强制性
④  没有任意性,也没有强制性
【单选题】 语言不具有()
①  社会性
②  符号性
③  阶级性
④  系统性
【单选题】 男子和女子声音差别决定于?
①  发音方法
②  共鸣器
③  发音体
④  用力大小
【单选题】 决定元音和辅音的区分标准是()
①  唇形的圆展
②  声带的粗细
③  舌位的高低
④  口腔的开合
【判断题】 音长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音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考一考”中的“一”应读成什么声调()
①  平声
②  上声
③  轻声
④  去声
【判断题】 一个音位包含的不同音素或者具体表现出来的音素叫做音位变体。
①  正确
②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