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某债券面值100元,年利息5元,10年后到期还本,当年市场利率为4%,则其名义收益率是( )。
4%
6%
5%
2%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某债券面值100元,年利率6%,到期一次还本付利息,投资者以105元买入,两年后以119元卖出。按单利法计算,其持有期收益率是()。
①  6%
②  6.67%
③  7.2%
④  12.67%
【单选题】 某债券面值100元,年利率6%,到期一次还本付利息,投资者以105元买入,两年后以119元卖出。按单利法计算,其持有期收益率是( )。
①  6%
②  6.67%
③  7.2%
④  12.67%
【单选题】 某债券面值为100元,期限为3年,年利率为10% ,按单利计算,则到期后的本息和为(?)。
①  133元
②  130元
③  330元
④  121元
【单选题】 某企业于2014年1月1日以950元购得面值为1 000元的新发行债券,票面利率12%,每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该公司若持有该债券至到期日,则到期名义收益率( )。
①  高于12%
②  低于12%
③  等于12%
④  无法确定
【单选题】 某企业于2014年1月1日以950元购得面值为1 000元的新发行债券,票面利率12%,每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该公司若持有该债券至到期日,则到期名义收益率( )。
①  高于12%
②  低于12%
③  等于12%
④  无法确定
【单选题】 某面值为1000元的债券,期限为10年,票面利率是8%,售价为800元,则该债券的当期收益率为?
①  12.5%
②  8%
③  10%
④  6.4%
【单选题】 某债券的面值为1000元,,票面年利率为12%,期限为3年。若市场年利率为10%,则其发行价格( )
①  大于1000元
②  小于1000元
③  等于1000元
④  无法计算
【单选题】 某银行购入溢价发行的企业债券面值50万元,每百元面额支付105元,债券期限5年,票面利率3.9%,每年末计算应收利息19500元,转入投资收益账户为:
①  14500元
②  19500元
③  24500元
④  19000元
【单选题】 某人投资某债券,买入价格为100元,一年后卖出价格为110元,期间获得利息收入10元,则该投资的持有期收益率为(  )。
①  10%
②  20%
③  9.1%
④  8.2%
【简答题】 2003年1月1日ABC公司欲投资购买债券,目前证券市场上有三家公司债券可供挑选⑴A公司曾于2002年1月1日发行的债券,债券面值为1000元,5年期,票面利率为8%,每年12月31日付息一次,到期还本,目前市价为1105元,若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收益率为6%,则此时A公司债券的价值为多少?应否购买?  ⑵B公司2003年1月1日发行的债券,债券面值为1000元,5年期,票面利率为6%,单利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目前的市价为1000元,若ABC公司此时投资该债券并预计在2005年1月1日以1200元的价格出售,则投资B公司债券的收益率为多少?  ⑶C公司2003年1月1日发行的债券,债券面值为1000元,5年期,票面利率为8%,C公司采用贴现法付息,发行价格为600万元,期内不付息,到期还本,若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收益率为6%,则C公司债券的价值与持有到到期日的投资收益率为多少?应否购买?
随机题目
【判断题】 朱熹提倡正面教育仅仅指的是德行方面要进行正面教育。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在体育训练中亚里士多德倡导雅典式的“健美”的和谐发展的体育,并且体育训练必须与儿童的年龄相吻合。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严教等同于棍棒教育。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古代埃及的宫廷学校外国教育史上最古老的学校。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西欧中世纪社会盛行的儿童观有性恶论和预成论。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作为西方教育史上“教育立法”思想的开端,亚里士多德强调教育规定于()。
①  政治
②  政府
③  国家
④  法律
【单选题】 我国第二次大规模兴办社会慈幼机构的是在()。
①  汉代
②  宋代
③  清代
④  以上说法都不对
【单选题】 古代埃及儿童教育内容除了书写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外还包含()
①  科学教育
②  体育教育
③  艺术教育
④  生活教育
【单选题】 在西方学前教育史上第一次较为系统地的阐述了学前儿童的教育问题的是()。
①  福禄贝尔
②  柏拉图
③  夸美纽斯
④  昆体良
【单选题】 《礼记.礼运》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以下关于这句话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  反映的是原始社会时期生产资料公有的情况
②  反映的是原始社会时期儿童公养公教的情况
③  反映的是原始社会的状况
④  反映的是奴隶社会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