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消耗次数:1】
生物质能是生物固碳实现绿色碳减排的载体,也是唯一可储存、可运输的可再生能源,对于实现我国()和()有重要意义。
A.碳达峰
B.碳中和
C.二氧化碳
D.能源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生物质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方式。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人们直接使用化石能源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是第二碳足迹,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是第一碳足迹。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生物质在“碳源”和“碳汇”两侧都具有重要作用,其能源化利用有助于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主要路径有()。
①  A.谋划和发展未来产业,引领、催生低碳和无碳经济
②  B.能源低碳向零碳转型
③  C.能源高碳向低碳转型
【多选题】 能源电力“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是()。
①  A.推动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
②  B.在能源供给侧,构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
③  C.推动能源电力技术创新
④  D.在能源消费侧,全面推进电气化和节能提效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利用能源结构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描述不正确的是()。
①  A.能源增碳
②  B.发展非碳基能源
③  C.合理利用生物质能
【单选题】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1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之八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年前达到峰值,力争()年前实现碳中和。
①  A.2025;2030
②  B.2025;2060
③  C.2030;2060
④  D.2035;2060
【多选题】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碳汇系统建设包括()。
①  A.森林碳汇、海洋碳汇
②  B.湿地碳汇<br/>、冻土碳汇
③  C.水域碳汇、草地碳汇<br/>
④  D.耕地(农田)碳汇
【单选题】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1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之八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年前达到峰值,力争()年前实现碳中和。
①  2025;2030
②  2025;2060
③  2030;2060
④  2035;2060
【单选题】 ()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路径。
①  A.能源结构转型路径
②  B.产业结构转型路径
③  C.运输结构转型路径
④  D.空间结构优化路径
随机题目
【判断题】 货币需求量的决定与变化主要受收入、财富等规模变量的影响。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中,主动性和灵活性强,调控效果最为和缓的是再贴现政策。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下列属于基础货币投放渠道的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①  央行购买办公楼
②  央行购买外汇、黄金
③  央行购买政府债券
④  央行向商业银行提供再贷款和再贴现
⑤  央行购买金融债券
【多选题】 通过本币贬值改变国际收支情况需具备的条件有( )。
①  进口商品为必需品
②  进口商品为非必需品
③  出口商品需求弹性高
④  国内总供给能力强
⑤  国内具有闲置资源
【多选题】 再贴现政策的局限性主要包括( )。
①  主动权并非只在中央银行
②  调节作用有限
③  是中央银行利率
④  可能加大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
⑤  缺乏中立性和公平性
【多选题】 下列关于货币供应量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  货币供应量由货币乘数和基础货币决定
②  法定准备金率越高,货币供应量越大
③  提现率越高,货币供应量越小
④  超额准备金率越高,货币供应量越小
⑤  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利率会增加货币供应量
【多选题】 一般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 )。
①  消费价格指数
②  生产价格指数
③  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④  经济增长率
⑤  失业率
【多选题】 下列属于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是( )。
①  不动产信用控制
②  消费信用控制
③  优惠利率
④  预缴进口保证金
⑤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多选题】 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形式因各国政治经济制度不同而有所不同,目前主要有( )等类型。
①  代理行制
②  总分行制
③  单一银行制
④  控股公司制
⑤  连锁银行制
【多选题】 汇率作为重要的金融价格,其变动会影响( )。
①  进出口
②  物价
③  资本流动
④  金融资产的选择
⑤  汇率制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