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
①  物质的
②  实践的
③  文化的
④  精神的
【多选题】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 )。
①  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②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③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④  实践构成了一切社会现象
【多选题】 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①  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②  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③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④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⑤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多选题】 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①  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②  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③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④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⑤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多选题】 3.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
①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②  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③  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④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判断题】 马克思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重要文献中集中阐述科学实践观,提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全部社会生活( )。
①  在本质上是真实的
②  在本质上是客观的
③  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④  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单选题】 社会生活基本上可分为( )
①  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学习生活
②  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
③  社会生活基本上可分为(B)A.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学习生活B.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C.公共生活;学习生活;婚姻家庭生活D.学习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
④  公共生活;学习生活;婚姻家庭生活
【单选题】 “学校课程不仅适应着社会生活,还不断改造着社会生活”,这体现了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
①  被动适应关系
②  主动适应关系
③  超越关系
④  对立关系
【多选题】 以下关于公正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①  公正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②  公正是社会和谐的机制
③  公正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④  公正会损害效率
随机题目
【单选题】 某企业根据现金持有量随机模型进行现金管理,已知现金余额下限为20万元,现金余额回归线为80万元,则现金余额上限是(  )万元。
①  280
②  220
③  100
④  200
【单选题】 下列关于现金周转期的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
①  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
②  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
③  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
④  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
【单选题】 假设某企业预测的年销售额为2000万元,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为45天,变动成本率为60%,资金成本率为8%,一年按360天计算,则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计利息为( )万元。
①  250
②  200
③  15
④  12
【单选题】 截至2015年12月31日,X保险公司的流动资产为2亿元,流动负债为1.5亿元;Y保险公司的流动资产为5亿元,流动负债为3.5亿元。关于两家公司财务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  X保险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比Y保险公司好
②  Y保险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比X保险公司好
③  X保险公司的财务稳定性更好
④  X、Y两家保险公司的财务稳定性相同
【单选题】 一般情况下,下列账户的期末余额应列入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负债类的有( )。
①  存货
②  预付账款
③  应付账款
④  长期股权投资
⑤  其他应付款
【单选题】 乙公司预测的年度赊销收入净额为4500万元,应收账款收账期为30天,变动成本率为50%,资本成本为10%,一年按360天计算,则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为(  )万元。
①  8.5
②  10
③  12
④  8.75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与放弃现金折扣的信用成本率呈反向变化的是( )。
①  现金折扣率
②  付款期
③  折扣期
④  信用标准
【单选题】 甲公司按照2017年的边际贡献和固定成本计算得出的经营杠杆系数为3,由此可知,2017年甲公司的安全边际率为( )。
①  30%
②  33%
③  无法计算
④  35%
【单选题】 企业可按照受益对象、层次和重要性,将作业分为五类。下列属于品种级作业的是( )。
①  生产准备
②  向个别客户提供的技术支持活动
③  厂房维修
④  工艺变换需要的流程设计
【单选题】 根据量本利分析原理,只能提高安全边际量而不会降低保本点销售量的措施是( )。
①  提高单价
②  压缩固定成本
③  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④  增加产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