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2014年甲公司决定由本公司科研人员张某负责组建团队进行一项发明创造。2016年4月,张某带领其团队完成了该项任务。根据专利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主体中,有权为该项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是( )
张某
张某组建的团队
张某及张某组建的团队
甲公司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2014年甲公司决定由本公司科研人员张某负责组建团队进行一项发明创造。2016年4月,张某带领其团队完成了该项任务。根据专利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主体中,有权为该项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是( )
①  张某
②  张某组建的团队
③  张某及张某组建的团队
④  甲公司
【单选题】 某院所员工张某主要利用本所的设备、资金和技术资料完成的一项发明创造,该所与张某之间没有就该项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达成过任何协议,该发明专利的申请权依法应属于()。
①  张某
②  该院所
③  该院所与张某共有
④  国家
【单选题】 某院所员工张某主要利用本所的设备、资金和技术资料完成的一项发明创造,该所与张某之间没有就该项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达成过任何协议,该发明专利的申请权依法应属于()。
①  张某
②  该院所
③  该院所与张某共有
④  国家
【单选题】 李某的一项发明专利权因保护期届满而终止,此后,张某在其制造.销售的产品上标注该发明专利权的专利号。张某的行为属于()
①  A.侵犯专利的行为 
②  B.假冒专利  
③  C.冒充专利 
④  D.对专利的合法使用
【单选题】 张某在甲公司工作3年、在乙公司工作10年,在丙公司工作2年,张某目前在丙公司工作。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张某可以享受带薪年休假( )天。
①  A.5
②  B.10
③  C.15
④  D.20
【单选题】 张某在甲公司工作3年、在乙公司工作10年,在丙公司工作2年,张某目前在丙公司工作。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张某可以享受带薪年休假( )天。
①  5
②  10
③  15
④  20
【单选题】 张某在甲公司工作3年、在乙公司工作10年,在丙公司工作2年,张某目前在丙公司工作。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张某可以享受带薪年休假( )天。
①  5
②  10
③  15
④  20
【单选题】 张某于2010年1月1日起开始在甲公司工作。 2010年1月11日,甲公司的劳动人事部门书面通知张某订立书而劳动合同,遭到张某的拒绝。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甲公司的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规定的是( )。
①  书面通知张某终止劳动关系
②  未向张某支付经济补偿
③  向张某支付了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④  未向张某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单选题】 张某于2010年1月1日起开始在甲公司工作。 2010年1月11日,甲公司的劳动人事部门书面通知张某订立书而劳动合同,遭到张某的拒绝。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甲公司的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规定的是( )。
①  书面通知张某终止劳动关系
②  未向张某支付经济补偿
③  向张某支付了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④  未向张某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单选题】 张某于2010年1月1日起开始在甲公司工作。 2010年1月11日,甲公司的劳动人事部门书面通知张某订立书而劳动合同,遭到张某的拒绝。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甲公司的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规定的是( )。
①  A.书面通知张某终止劳动关系
②  B.未向张某支付经济补偿
③  C.向张某支付了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④  D.未向张某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随机题目
【单选题】 企业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是在( )
①  提取法定公益金之后
②  弥补企业以前年度亏损之后
③  支付各项税收的滞纳金和罚款之后
④  支付普通股股利之前
【单选题】 不随产量和销售规模变动而变动的资产项目是( )
①  货币资金
②  应收账款
③  存货
④  固定资产
【单选题】 企业采用间接法确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该在净利润的基础上
①  加上投资收益
②  减去预提费用的增加
③  减去固定资产折旧
④  加上投资损失
【判断题】 流动资产比重越高,企业资产的弹性越强。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企业的应收账款增长率超过销售收入增长率是正常现象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企业分配股利必然引起现金流出量的增加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只要本期盈余公积增加,就可以断定企业本期经营有成效。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企业成本总额的增加不一定意味着利润的下降和管理水平的下降。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股票分割影响所有者权益内部的结构发生变化,而股票股利则不会改变公司所有者权益结构。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前期会计差错包括
①  应用会计政策错误
②  计算错误
③  舞弊产生的影响
④  曲解事实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