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指的是不满( )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10周岁
8周岁
9周岁
12周岁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行为能力人。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行为能力人。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我国法律规定称为 ( )。
①  限制行为能力人
②  无行为能力人
③  有行为能力人
④  法人
【单选题】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指的是不满( )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①  10周岁
②  8周岁
③  9周岁
④  12周岁
【判断题】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人。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16 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6周岁的儿童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属于无刑事责任能力人。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下列哪种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
①  抢劫
②  盗窃
③  故意杀人
④  贩卖毒品
【多选题】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下列哪些行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
①  参与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造成被运送人死亡的
②  参与绑架他人,致使被绑架人死亡的
③  参与强迫卖淫集团,为迫使妇女卖淫,对妇女实施了强奸行为的
④  参与走私,并在走私过程中暴力抗拒缉私,造成缉私人员重伤的
随机题目
【判断题】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烧”拗,“吹”救。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写作是写作主体的个体心灵对写作客体的一种对象性限定,写作是写作主体的个性心灵对写作意义的一种生气灌注,写作是写作主体的个性心灵对写作载体的匠心独运,体现的是写作的()特征。
①  个体性
②  实践性
③  创造性
④  通变律
【多选题】 从写作的一般属性来看,其主要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①  写作的个体性特征
②  写作的实践性特征
③  写作的创造性特征
④  写作的奇异性特征
【判断题】 写作主体的创造性,表现在写作活动的各个环节,以及写作成果的各种构成因素之中。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写作实践与写作理论相联系,写作能力才能有所提升。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写作客体的意义通过写作,可以直接转化为写作意义。写作客体的意义并不能直接转化为写作意义,写作意义是在写作主客体遇合的基础之上,经过写作主体个性心灵的生气灌注,使课题主体化的结果。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写作化生律是指构成写作活动的那些基本因素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进入,相互转化,相互融合,以致最终生成具有新质的写作成果的关系。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中“漫卷诗书喜欲狂”一句的“漫卷”意为( )
①  胡乱地卷起
②  慢慢卷起
③  全都卷起
④  一整卷
⑤  漫不经心地翻阅
【单选题】 北宋第一位专业词人是( )
①  刘辰翁
②  刘克庄
③  刘过
④  柳永
【单选题】 取材于晋干宝《搜神记》中的“张车子”故事的杂剧是( )
①  《柳毅传书》
②  《看钱奴》
③  《风光好》
④  《圮桥进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