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72、采区上山至少要有( )条。
2
3
4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在两条上山之间布置采区变电所时一般采用 。
①  “一”字形布置
②  “L”形布置
③  “П”形布置
④  ABC都可用
【单选题】 某采区有2层煤上煤层平均厚度为5m下煤层平均厚度为2m,顶底板条件较好时,采区上山一般布置在 。
①  下煤层底板岩石中
②  下煤层中
③  上煤层中
④  A或B
【单选题】 39、工作面向采区运煤上山方向推进的回采顺序,称( )。
①  后退式
②  前进式
③  往复式
【单选题】 这条旋律 “3 4 | 5 6 2 3 | 4 - 1 2 | 3 3 2 2 | 2 1 ||”的节拍为( )
①  2/4
②  3/4
③  4/4
【单选题】 40、工作面背向采区运煤上山方向推进的回来顺序,称( )。
①  后退式
②  前进式
③  往复式
【判断题】 煤层群联合布置或分组布置的采区,当轨道上山距采区石门较远时采用石门装车式折返式下部车场。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67、( )采区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准备方式。其特点是采区上(下)山布置在采区中部,为采区两翼服务,相对减少了上山及车场的掘进工程量。
①  单翼
②  双翼
③  中央
【简答题】 设 A = {1, 2=,2, 4=,3, 3=},B = {1, 3=,2, 4=,4, 2=},则求差关系A-B。
【单选题】 已知inta[4][4]={{1,2},{3},{4},{1,2,3}};问a[2][0]该元素的值是()
①  2
②  3
③  4
④  1
【简答题】 设 A = {1, 2=,2, 4=,3, 3=},B = {1, 3=,2, 4=,4, 2=},则交关系A∩B等于:[填空1]
随机题目
【单选题】 老师常常就地取材,使用玉米、纽扣、谷物等物品引导幼儿制作各种作品,这类材料属于
①  点状材料
②  线状材料
③  面状材料
④  块状材料
【单选题】 对视觉艺术的兴趣和积极投入的态度是美术教育中()
①  审美感知目标的要求
②  审美情感目标的要求
③  审美创造目标的要求
④  年龄目标的要求
【单选题】 加登纳认为儿童艺术知觉发展的第三阶段是()
①  符号认知期
②  写实高峰期
③  审美参与的危机期
④  写实终结和审美感受初期
【单选题】 深受幼儿喜爱的“树叶贴画”活动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是()
①  点状材料
②  线状材料
③  面状材料
④  块状材料
【判断题】 儿童绘画发展可以相对地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各阶段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特征,因此这是个非连续过程。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水彩画纸有较强的吸附颜色的能力,可以用水彩画纸和丙烯颜料进行染纸活动。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符合性表象能力的发展是大班儿童画的重大特征。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美术教育不是要培养儿童成为艺术家,而是要让美术完全成为其他教育的手段。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托尔斯泰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命题画的三个基本条件是:要有直接的或间接的生活经历、( )、幼儿有初步想象作画的习惯。
①  教师仔细具体地指导
②  家长给以提示帮助
③  图画形象基本上是画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