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2014年11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设立国家宪法日为
11月4日
12月4日
11月14日
12月14日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_______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①  2021-12-4
②  2021-12-5
③  2021-12-6
④  2021-12-7
【单选题】 《社会保险法》由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10年10月28日通过,( )起施行。
①  .2010年10月28日
②  .2010年12月30日
③  .2011年7月1日
④  .2011年1月1日
【多选题】 8、2016年11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同时颁布的两部法律是( )
①  网络安全法
②  电影产业促进法
③  民法总则
④  治安管理处罚法
【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由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于2009年12月26日通过,自()起实施
①  A2010年7月1日
②  B2010年1月1日
③  C2010年3月1日
④  D2010年12月1日
【判断题】 2013年4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自2013年10月1日起实施。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2017年11月4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会计法的决定》,修改了“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等规定,并从(  )5日起实施。
①  9月
②  10月
③  11月
④  12月
【判断题】 国家宪法日是每年的11月4日。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决定,将( )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①  9月3日
②  12月13日
③  9月30日
④  8月15日
【判断题】 2016年11月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①  7月7日
②  9月3日
③  9月18日
④  12月13日
随机题目
【单选题】 联合国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防止荒漠化会议,95个国家的代表及国际组织与会,我国参会并签署了( ),生态保护开始引起我国政府的重视。
①  A.《关于加强全国环境监测工作意见》
②  B.《自然保护区暂行条例》
③  C.《防治荒漠化公约》
④  D.《人类环境宣言》
【单选题】 ()我国提出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的要求。
①  A.2014年
②  B.2015年
③  C.2016年
④  D.2018年
【判断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农业4.0指的是农业四产化,主要是“靠人吃饭”。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十三五”期间,我国( )等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就。
①  A.脱贫攻坚
②  B.污染防治
③  C.对外开放
④  D.共建“一带一路”
【多选题】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可概括为20个字的全面提升,包括()。
①  A.生产发展提升为产业兴旺
②  B.管理民主提升为治理有效
③  C.村容整洁提升为生态宜居
④  D.生活宽裕提升为生活富裕
【多选题】 我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的问题包括( )。
①  A.被动监测模式
②  B.报告不及时
③  C.漏报率高
④  D.缺乏特异性
【单选题】 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需求侧不包括()。
①  A.投资
②  B.创新
③  C.消费
④  D.出口
【单选题】 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有五大目标,下列表述不当的是()。
①  A.生态宜居是基础
②  B.乡风文明是保障
③  C.产业兴旺是重点
④  D.生活富裕是根本
【单选题】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包含多种,其中物理修复技术是通过各种( )将污染物(特别是有机污染物)从土壤中去除或分离的技术。
①  A.物理过程
②  B.化学反应过程
③  C.生物制造过程
④  D.复合修复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