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是
1921年7月1日
1922年7月1日
1921年7月23日
1921年7月31日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先后在( )召开。
①  上海、天津
②  北京、上海
③  上海、嘉兴
④  上海、广州
【判断题】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单选 2 分)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其主要内容有( )。
①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指明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规定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党的纪律。
②  大会通过了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大力发展工会组织,加强对工人运动的领导。
③  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三人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④  号召全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而奋斗!
【单选题】 1921 年 7 月 23 日至 8 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先后在( )召开。
①  上海、天津
②  上海、嘉兴
③  北京、上海
【多选题】 1921年7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有( )
①  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党的纲领
②  决定要特别注意组织工人,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他们
③  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的党的领导机构
④  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多选题】 1921 年 7 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有( )。
①  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提出了党的纲领
②  决定要特别注意组织工人,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他们
③  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的党的领导机构
④  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7号举行。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举行。
①  上海崇明
②  嘉兴南湖
③  无锡太湖
【单选题】 1928 年 6 月 18 日至 7 月 11 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 )召开。
①  莫斯科郊外的五一村
②  上海
③  列宁格勒近郊
【单选题】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 )召开,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
①  北京
②  南京
③  上海
④  广州
【单选题】 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1921年()召开的。
①  6月20日
②  7月23日
③  8月24日
④  9月25日
随机题目
【判断题】 2016年5月13日,《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发布。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是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各相关方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中国在“国家自主贡献”中提出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引发癌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是()。
①  A.高能量膳食
②  B.低能量膳食
③  C.不合理的饮食结构
④  D.不合理的特殊饮食习惯
【多选题】 我国传统工业的三高一低指的是()
①  A 高污染
②  B 高排放
③  C 高投入
④  D 低效率
【多选题】 此前,我国收入分配的主要原则是: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现在初次分配也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这意味着()
①  A 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作用要被削弱
②  B 缩小贫富差距,增加社会和谐因素
③  C 劳动者的权利得到更好的保护
④  D 生产效率和经济发展将受到一定影响
【多选题】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的积极影响包括()等
①  A 逐步实现国内国际资源在我国的优化配置
②  B 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③  C 有利于进引进外资,进一步消除外国贸易的歧视待遇
④  D 以上都不对
【多选题】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是()
①  A 民族平等原则
②  B 民族团结原则
③  C 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④  D 民族互助原则
【多选题】 衡量通货膨胀率的价格指数包括(0
①  A 生产者价格指数
②  B 消费价格指数
③  C 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折算指数
④  D 国内外生产总值价格折算指数
【多选题】 宏观调控措施综合运用哪些手段()
①  A 人际交往手段
②  B 经济手段
③  C 法律手段
④  D 行政手段
【多选题】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包括( )
①  A.生态政治建设
②  B.生态经济建设
③  C.生态文化建设
④  D.生态社会建设
⑤  E.生态环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