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消耗次数:1】
我国推动碳达峰的主要目标包括()。
A.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
B.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C.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
D.降低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人们直接使用化石能源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是第二碳足迹,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是第一碳足迹。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我国《可再生能源法》规定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为()
①  15%
②  25%
③  35%
④  45%
【单选题】 “十二五”规划在约束性目标中,明确提出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①  A11.4%
②  B12%
③  C15%
④  D20%
【单选题】 二氧化碳被称为温室气体,是因为二氧化碳能()。
①  A.吸收太阳辐射,使人体增温
②  B.破坏臭氧,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③  C.强烈地吸收地面放出的长波辐射
④  D.通过光化学反应向大气中释放热能
【判断题】 碳达峰是指碳排放达到峰值(最高值)的过程、状态或时点,即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最低点。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根据本讲,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但没有扭转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快速增长的局面。。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汽车轻量化技术的目的是降低燃油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居世界(),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居世界()。
①  A第二;第二
②  B第一;第一
③  C第一;第二
④  D第一;第三
【判断题】 实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相比2005年下降40%至45%,并确定2030年自主行动目标即二氧化碳排放量尽早达峰,是我国在《巴黎协定》中提出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提高到35%。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判断题】 社会保障政策与法规具有时间性和地域性。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社会政策与法规目标体现社会政策与法规制定者所代表的社会利益,体现了社会政策与法规目标( )。
①  针对性
②  可行性
③  政治性
④  规范性
【单选题】 关于社会保险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
①  非营利性
②  福利性
③  强制性
④  公平性
【单选题】 救灾政策法规必须适用于全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单位和任何个人,这体现了救灾政策法规的( )。
①  保证灾民基本生活的原则
②  原则性原则
③  普遍性原则
④  灵活性原则
【单选题】 1994年国务院发布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规定五保供养的实际标准( )。
①  不高于当地村民的一般生活水平
②  不低于当地村民的一般生活水平
③  低于五保户个人申请
④  稍高于当地村民的一般生活水平
【单选题】 根据我国现行政策法规,社会救济基金()。
①  主要由社会募集
②  救济对象与政府财政共同承担
③  主要由社会捐助和募集,辅之以政府财政开支
④  救济对象与社会捐助和募集共同承担
【单选题】 制定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基本原则是( )。
①  公正原则
②  利益原则
③  系统原则
④  可行性原则
【判断题】 与其他社会保障项目相比,社会优抚有着强烈的政治性。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集团头脑风暴法易出现屈服于权威或少数服从多数的情况。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存在一个正效力递减期,是对社会政策与法规效力运行规律的破坏。
①  正确
②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