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第三次分配可以代替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二次分配靠()来调节。
①  税收
②  市场
③  自觉性
④  慈善
【单选题】 西安交通大学开拓创新的第二次西迁和第三次创业举动是( )
①  建设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
②  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③  开展医工交叉项目
④  扩大招生名额
【单选题】 西安交通大学开拓创新的第二次西迁和第三次创业举动是( )
①  建设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
②  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③  开展医工交叉项目
④  扩大招生名额
【单选题】 2003年,我国召开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2010年召开第二次全国工作会议,第三次召开的会议名称和时间分别为()。
①  A.全民人才工作会议,2020年
②  B.第三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2022年
③  C.中央人才工作会议,2021年
【单选题】 《第三次浪潮》一书的作者是()
①  丁伯根
②  托夫勒
③  佩切伊
④  贝尔
【单选题】 一次分配旨在扩大()收入群体。
①  中高等
②  低等
③  高等
④  中等
【单选题】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是(  )。
①  1784年
②  1870年
③  1969年
④  2013年
【单选题】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是(  )。
①  1784
②  2045
③  2013
④  1969
【单选题】 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指的是()。。
①  大型机时代
②  PC机时代
③  互联网时代
④  物联网时代
【单选题】 根据《经济学人》杂志中对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观点,带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是
①  A.机械技术
②  B.电气技术
③  C.信息技术
④  D.交通技术
随机题目
【多选题】 根据本讲,当时宋朝的()技术远远领先世界其他地方。
①  A.瓷器
②  B.造船
③  C.造纸
④  D.火药
⑤  E.冶炼
【多选题】 “一张蓝图绘到底”体现了中国的体制优势,是()。
①  A.人民的
②  B.宏观的
③  C.总体的
④  D.国家性的
⑤  E.是执政党的体制优势
【多选题】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体是指()。
①  A.到2020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②  B.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③  C.到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④  D.到203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⑤  E.到2035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多选题】 根据本讲,从新时代的含义出发,新时代的关键词包括()。
①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  B.现代化强国
③  C.共同富裕
④  D.民族复兴
⑤  E.世界舞台
【多选题】 本讲提到,走进新时代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的历史延伸,事关()。
①  A.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
②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运前途
③  C.世界和平
④  D.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⑤  E.全球化进程
【多选题】 本讲提到,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可以概括为()。
①  A.五四运动是启蒙时期<br/>
②  B.新中国建立是启蒙时期
③  C.1949年新中国建立,正式开始现代化进程
④  D.五四运动时期,正式开始现代化进程
⑤  E.1978年改革开放,现代化起飞
【多选题】 根据本讲,以下关于当代中国的三次飞跃,说法正确的包括()。
①  A.第一次飞跃:毛泽东时代,理论上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实践上“富起来了”
②  B.第一次飞跃:毛泽东时代,理论上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实践上“站起来了”
③  C.第二次飞跃:邓小平时代,理论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上“富起来了”
④  D.第三次飞跃:习近平时代,理论上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上要“强起来”
⑤  E.第三次飞跃:习近平时代,理论上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上要“富起来”
【单选题】 根据本讲,谁控制了()就相当于控制了世界核心利益,控制了利润走向。
①  A.石油
②  B.标准
③  C.粮食
④  D.钢铁
【单选题】 根据本讲,根据《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的学说。
①  A.思想的解放
②  B.人的解放
③  C.劳动的解放
④  D.动物的解放
【单选题】 根据本讲,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中,起最终决定作用的是()
①  A.生产力
②  B.生产关系
③  C.经济基础
④  D.上层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