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升空。
“墨子号”
北斗
张衡一号
“悟空号”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简称“墨子号”),于(),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
①  2013年6月16日
②  2016年6月16日
③  2013年8月16日
④  2016年8月16日
【单选题】 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简称“墨子号”),于(),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
①  A.2013年6月16日
②  B.2016年6月16日
③  C.2013年8月16日
④  D.2016年8月16日
【单选题】 【单选】6月23日10时2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采取“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将()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①  遥感三十三号02组
②  遥感三十四号01组
③  遥感三十五号02组
④  遥感三十六号01组
【多选题】 量子实验卫星“墨子号”的科学任务包括()。
①  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实验
②  星地量子纠缠分发实验
③  星地量子隐形传态实验
【多选题】 量子实验卫星“墨子号”的科学任务包括()。
①  A.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实验
②  B.星地量子纠缠分发实验
③  C.星地量子隐形传态实验
【单选题】 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我国“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是在哪一年?
①  1961年
②  1966年
③  1967年
④  1970年
【单选题】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①  A.北斗一号
②  B.神舟一号
③  C.风云一号
④  D.东方红一号
【单选题】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单选 2 分)
①  “嫦娥一号”
②  “嫦娥二号”
③  “东方红一号”
④  “东方红二号”
【判断题】 美国70年代发射了探测太阳边缘的旅行者一号和二号.
① 
② 
随机题目
【单选题】 中华传统文化中,强调人内的和谐的是( )
①  A儒家
②  B道家
③  C佛教
【单选题】 移风易俗中的风是在哪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
①  A.社会环境
②  B.人文环境
③  C.政治环境
④  D.自然环境
【单选题】 下列环境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  A.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②  B.各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是相同的
③  C.环境问题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④  D.解决酸雨、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
【单选题】 我国西部历史和气候的原因,导致生态环境较差.为了解决该地区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目前正在有效实施的政策是()。
①  A.封山育林
②  B.南水北调
③  C.退耕还林还草
④  D.发展畜牧业
【多选题】 依照我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规定,自然保护区内的分区包括( )
①  A.核心区
②  B.过渡区
③  C.缓冲区
④  D.实验区
⑤  E.外围区
【多选题】 把握和谐比例的策略有( )
①  A简单适应性策略
②  B单一适应性调节策略
③  C多样适应性调节策略
④  D复杂适应性策略
【多选题】 个人创造力与( )
①  A自身所具有的能量呈正比
②  B与自身性格多样性呈正比
③  C自己的鉴别力呈反比
④  D与自己的鉴别力呈正比
【多选题】 海洋污染有哪些特点()
①  A污染源广
②  B持续性强
③  C扩散范围大
④  D控制复杂
【多选题】 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措施是()。
①  A.实施农村“以奖促治”政策
②  B.鼓励农村“城市化”进程
③  C.发展农村特色产业
④  D.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
【多选题】 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中,生态影响分析的内容一般包括()。
①  A.分析生态环境现状和历史演变过程、生态保护区或生态敏感区的情况
②  B.分析由于土地利用类型改变导致的对自然植被、特殊生境等生态区域的影响
③  C.分析由于自然资源、旅游资源、水资源等开发利用而导致的对生态和景观的影响
④  D.分析评价区域内各种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污染源空间结构等变化对生态和景观所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