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初产妇,足月临产,宫口开全近2小时,胎头下降停滞。查:骨盆正常,胎心率160~170次/分,胎头小囟门在3点处,双顶径达坐骨棘水平,宫缩20秒,间隔5~6分钟,最恰当的处理为
等待自然分娩
静滴催产素
剖宫产
徒手将胎头顺时针转90°后助产
徒手将胎头逆时针转90°后助产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初产妇,孕38周,宫口开全2小时频频用力,未见胎头拨露。检查:宫底硬,宫底部为臀,腹部前方可触及胎儿小部分,未触及胎头。肛查胎头已达棘下2cm,矢状缝与骨盆前后径一致,大囟门在前方,诊断为
①  原发性宫缩乏力
②  活跃期延长
③  持续性枕后位
④  持续性枕横位
【单选题】 初孕妇,29岁,足月妊娠,上午8时始开始阵发宫缩,10时胎膜破裂,下午16时肛门检查:宫口已开全,胎头先露,胎位LOA,胎头颅骨最低点在坐骨棘水平以下3cm,胎心率l00次/分,羊水呈草绿色,黏稠,下列哪项诊断正确( )
①  滞产
②  宫缩乏力
③  胎儿窘迫
④  胎膜早破
⑤  可疑头盆不称
【单选题】 孕足月,有规律宫缩17小时,宫口开大2cm,胎心140次/分,左枕前位。宫缩开始尚好,随产程进展,间歇15—20分钟一次,每次持续20秒左右,诊断为
①  协调性宫缩乏力
②  正常宫缩
③  宫缩乏力
④  子宫收缩过强
【单选题】 枕左前位胎头常以哪条径线衔接
①  双顶径
②  大斜径
③  小斜径
④  枕额径
⑤  双额径
【单选题】 胎头内旋转的完成在
①  第一产程的潜伏期
②  第一产程的活跃期
③  第一产程末
④  第二产程中期
⑤  第二产程后期
【单选题】 以下哪项不是胎头吸引术需要具备的条件
①  活胎
②  头盆不相称
③  宫口已全开
④  顶先露
【单选题】 初产妇,23岁,32周妊娠,阴道流水1小时入院。检查:无宫缩,胎心率130次/分,胎头先露,未入盆,阴道液pH值呈碱性,考虑胎膜早破。以下哪项处理不正确( )
①  卧床,抬高床尾
②  注意胎心音变化
③  OCT试验
④  注意观察体温,测血常规
⑤  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
【单选题】 有关胎头吸引术操作错误的是
①  术前导尿
②  阴道检查
③  放置吸引器
④  抽成负压150-180mmHg
【单选题】 初产妇,34岁,停经39周,规律腹痛10小时,阴道流水8小时,查为LOA,胎心率148次/分,宫口开大8cm,S=0,入院后2小时产程无进展,以下哪项诊断可能性最大
①  过期妊娠
②  胎膜早破
③  潜伏期延长
④  活跃期停滞
⑤  滞产
【判断题】 临产的标志是规律性宫缩,宫颈口扩张,胎先露下降。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单选题】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①  A.人力资源
②  B.生态环境
③  C.绿色发展
④  D.政治制度
【单选题】 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的全面振兴。
①  A.组织振兴
②  B.政治振兴
③  C.金融振兴
④  D.市场振兴
【判断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供给质量满足需要,使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一个互联网企业即便规模再大、市值再高,如果核心元器件严重依赖外国,供应链的“命门”掌握在别人手里,那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提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表示,党的十九大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更高的奋斗目标,形成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发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强音。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强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是维护内外资企业合法权益的需要,更是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思维能力中,底线思维是指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供给侧管理,重在解决总量性问题,注重短期调控,主要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生产结构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①  正确
②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