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肾性贫血最主要的原因是
铁及叶酸摄人不足
消化道失血
蛋白质摄人量不足
红细胞寿命缩短
促红细胞生成素合成不足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是促进
①  铁的吸收
②  叶酸的吸收
③  维生素B12的吸收
④  骨髓造血和红细胞成熟
⑤  雄激素的释放
【单选题】 体内贮存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导致红细胞生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称为()
①  缺铁性贫血
②  再生障碍性贫血
③  营养性巨幼细胞遗传性贫血
④  溶血性贫血
⑤  自身免疫性贫血
【单选题】 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发病原因是( )
①  骨髓功能异常
②  红细胞破坏过多
③  红细胞内在缺陷
④  红细胞原料缺乏
【单选题】 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主要体液因素是
①  雄激素
②  雌激素
③  甲状腺激素
④  促红细胞生成素
⑤  生长激素
【单选题】 引起老年人巨幼红细胞贫血的主要原因是?
①  铁摄入不足
②  锌摄入不足
③  维生素B 12缺乏
④  维生素B6缺乏
【单选题】 引起老年人巨幼红细胞贫血的主要原因是?
①  铁摄入不足
②  锌摄入不足
③  维生素B12缺乏
④  维生素B6缺乏
【单选题】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由于铁摄入不足等原因造成()。
①  红细胞合成不足导致贫血
②  全血细胞合成不足导致贫血
③  血红蛋白合成不足导致贫血
④  血小板合成不足导致贫血
⑤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 患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主要是由于缺乏( )。
①  蛋白质
② 
③  维生素B1
④  叶酸
【单选题】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应首选( )。
①  维生素<img class="kfformula" src="20200424/1587720710521391.png" data-latex="{B}_{12}" width="39" height="26"/>
②  维生素<img class="kfformula" src="20200424/1587720710740533.png" data-latex="{B}_{6}" width="37" height="25"/>
③  甲酰四氢叶酸钙
④  叶酸+维生素<img class="kfformula" src="20200424/1587720710202141.png" data-latex="{B}_{12}" width="38" height="26"/>
⑤  铁剂
【单选题】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通常是由于缺乏( )
①  维生素C
②  维生素B12
③  钙离子
④  氨基酸
随机题目
【多选题】 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张是?
①  “务去陈言”
②  “文以明道”
③  “不平则鸣”
④  反对骈文
⑤  文真情切
【单选题】 理解李白《将进酒》,有误的选项是_________。
①  诗歌开篇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
②  诗歌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
③  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
④  古乐府曲名,古代诗人常用来描写蜀地道路的艰难。
【单选题】 关于韩、柳散文,以下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①  韩愈有论说文如《师说》、《原道》。
②  韩愈有传记、碑志文如《张中丞传后叙》。
③  韩愈有序文如《送董少南序》。
④  韩愈有游记文如《永州八记》。
【单选题】 古文运动所以产生于中唐并取得成就的原因________。①文学发展的趋势;②中唐社会现实的要求;③韩、柳的积极倡导。
①  ①②
②  ②③
③  ①③
④  ①②③
【单选题】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①  “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是杜甫对陈子昂的诗篇的评价
②  充满玲珑兴象美的《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张若虚
③  《在狱咏蝉》是卢照邻借蝉自喻,简洁而含蓄地抒发了诗人的愤懑不平。
④  《登幽州台歌》非常质朴,陈子昂纯用直接抒情的方法,突兀起伏,嘎然而止。
【单选题】 韩孟诗派是中唐时期兴起的一个影响较大的诗派,代表人物是________。
①  韩愈、孟郊
②  李商隐、 贾岛
③  韩愈 、孟浩然
④  贾岛、孟浩然
【单选题】 下列作者与作品对应正确的是________。
①  欧阳修《柳子厚墓志铭》
②  韩愈《永州八记》
③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④  韩愈《朋党论》
【判断题】 将①李白和杜甫;②四杰和陈子昂;③刘禹锡和柳宗元;④李商隐和杜牧,按时间顺序排列,应该是:②③①④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杜甫一生诗作丰富,作品也是精雕细琢,“语不惊人死不休”,因为这种精神被后人称为“诗魔”。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李贺诗被称之为“长吉体”或“昌谷体”,特色在于:⒈ 求奇的倾向:表现那些奇特、冷僻、甚至“未经人道”的形象、境界。
①  正确
②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