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样本均数的标准误越小说明( )
观察个体的变异越小
观察个体的变异越大
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大
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小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下面那一项小,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 )
①  CV
②  S
③  标准误
④  R
【单选题】 来自同一总体中的两个样本中,以下哪种指标值小的其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更可靠?
①  标准误
②  标准差
③  样本均数
④  变异系数
【单选题】 样本均数同标准误的关系为( )
①  均数越大,标准误越小
②  均数越大,标准误越大
③  标准误越大,样本均数代表性越大
④  标准误越大,样本均数推断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大
【单选题】 表示大样本资料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可用式( )
①  均数加/减尾部概率为0.05的t界值同标准误的乘积
②  均数加/减尾部概率为0.01的t界值同标准误的乘积
③  均数加/减1.96倍的标准误
④  均数加/减1.96倍的标准差
【单选题】 用样本推断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时,其上下限为( )
①  均数加/减2.58倍的标准误
②  均数加/减尾部概率为0.05的t界值同标准误的乘积
③  均数加/减1.96倍的标准差
④  均数加/减尾部概率为0.05的t界值同标准差的乘积
【判断题】 利用变异指标比较两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时,标准差越小,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大;标准差系数越小,则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小。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P<0.05,可认为
①  两样本均数不等
②  两总体均数不等
③  两样本均数相等
④  两总体均数相等
【单选题】 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表示
①  总体中95%的个体值在该区间内
②  样本中有95%的个体值在该范围内
③  平均100个总体均数中有95个在该区间内
④  该总体中样本含量相同的样本,有95%的样本均数在该区间内
⑤  从该总体中,抽取样本含量相同的样本,有95%样本均数可得出该区间
【单选题】 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中,检验假设(H0)是( )
①  两总体均数不等
②  两总体均数相等
③  两样本均数不等
④  两样本均数相等
【单选题】 两独立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其前提要求是()
①  两总体均数相等
②  两总体均数不等
③  两总体方差相等
④  两总体方差不等
随机题目
【多选题】 从问题行为的内容来分,学前儿童的问题行为有以下四类,分别是()。
①  发育过程中的问题行为
②  心理发育障碍性问题行为
③  品德性问题行为
④  心理性问题行为
【单选题】 ()又称标记奖酬法,是用象征钱币、奖状、奖品等标记物为奖励手段来强化良好行为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
①  强化法
②  代币制
③  惩罚法
④  正强化
【单选题】 ()这是指由于幼儿心理障碍而引发的问题行为,如多动症、言语障碍、进食障碍、学习困难等。
①  心理发育障碍性问题行为
②  发育过程中的问题行为
③  品德性问题行为
④  心理性问题行为
【多选题】 负强化包含两个方面,分别是()。
①  逃避
②  回避
③  厌恶刺激
④  改变行为
【多选题】 心理性问题行为是由于心理问题而造成的问题行为,常见的此类问题行为有()。
①  矛盾心理原因引起的神经性行为
②  不良情绪引发的问题行为
③  由性格引起的问题行为
④  活动过度的问题行为
【多选题】 幼儿的问题行为表现有()三个方面。
①  行为不足
②  行为过度
③  行为不恰当
④  行为错误
【多选题】 儿童的依恋产生和发展过程包括()。
①  前依恋期
②  依恋关系建立期
③  依恋关系明确期
④  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期
【单选题】 ()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帮助问题行为者摆脱对特定事务的过度敏感,主要用于治疗儿童对常规事务的过分恐惧
①  强化法
②  代币制
③  惩罚法
④  系统脱敏法
【单选题】 ()指被强化人改正问题行为,出现他人所期待的操作行为后,取消使他感到厌恶的刺激。
①  强化法
②  正强化
③  负强化
④  代币制
【判断题】 合作、助人、分享和安慰等是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主要类型。
①  正确
②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