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肾脏CT平扫显示肾实质内圆形水样密度病灶,增强扫描未见强化,应诊断为
肾结核
肾错构瘤
肾囊肿
肾脓肿
肾积水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肾脓肿的CT表现为
①  肾内圆形或卵圆形,境界清楚的病灶,并见环形强化
②  肾周脂肪密度增高,筋膜增厚
③  增强扫描,肾实质内多个外形不规则境界不清楚的低密度区
④  肾盂可形成瘢痕,引起肾盂、肾盏变形
⑤  炎症广泛,向外扩散在肾周脂肪,腰大肌甚至扩散及肠袢,并可见肾盂结石
【单选题】 肾周脓肿CT表现为
①  肾内圆形或卵圆形,境界清楚的病灶,并见环形强化
②  肾周脂肪密度增高,筋膜增厚
③  增强扫描,肾实质内多个外形不规则境界不清楚的低密度区
④  肾盂可形成瘢痕,引起肾盂、肾盏变形
⑤  炎症广泛,向外扩散在肾周脂肪,腰大肌甚至扩散及肠袢,并可见肾盂结石
【单选题】 肾结核的肾实质影像学表现中,哪项不正确
①  肾盏扩张呈囊状
②  肾实质钙化率30%
③  乳头状坏死
④  结核瘤
⑤  肾实质瘢痕形成
【单选题】 肾囊肿的CT表现不包括
①  边界清楚
②  水样密度
③  增强扫描壁强化
④  占位效应
⑤  可多发
【单选题】 肾细胞癌MR增强扫描时的强化特点是
①  延迟期强化常不及肾实质
②  可为不规则边缘强化
③  可为不均匀斑片状强化
④  少数可无明显对比增强
⑤  以上均是
【单选题】 下列肾囊肿的CT表现中错误的是
①  圆或椭圆形,外形光滑
②  囊肿和肾实质分界锐利,清楚
③  囊肿壁很薄,不能测出
④  注射对比剂,轻度强化
⑤  囊肿内多为水
【单选题】 关于肾脏错构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①  为肾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②  肿瘤由不同比例的血管、平滑肌和脂肪组成
③  约20%肿瘤合并结节硬化
④  观察病灶内含有脂肪密度即可确诊
⑤  MRI扫描对肿瘤确诊无明确价值
【单选题】 左肾巨大结石并重度积水,排泄性尿路造影左肾不显影,右肾功能正常,应行()。
①  A.左肾切除术
②  B.左肾窦肾盂切开取石
③  C.左肾实质切开取石术
④  D.左肾部分切除术
【单选题】 成人肾门平对()
①  第11胸椎
②  第12胸椎
③  第1腰椎
④  第2腰椎
⑤  第3腰椎
【单选题】 成人肾门平对( )。
①  第11胸椎
②  第12胸椎
③  第1腰椎
④  第2腰椎
随机题目
【单选题】 C语言中,s=--i;等价于()
①  i=i-1;s=i
②  s=i;i=i-1
③  s=i;s=i-1
④  s=i;s=s-1
【单选题】 Raptor中,向下取整,可以通过()完成。
①  floor
②  seiling
③  abs
④  max
【单选题】 以下程序段中,不能正确赋字符串(编译时系统会提示错误)的是()
①  chars[10]=abcdefg;
②  chart[]=abcdefg,*s=t;
③  chars[10];s=abcdefg;
④  chars[10];strcpy(s,abcdefg);
【单选题】 putchar函数可以向终端输出一个()。
①  整型变量表达式值
②  实型变量值
③  字符串
④  字符或字符型变量值
【单选题】 回值函数的定义格式正确的是()
①  返回值类型函数名(形式参数列表){语句;return表达式;}
②  void函数名(形式参数列表){语句;return表达式;}
③  返回值类型函数名(实参数列表){语句;return表达式;}
④  void函数名(实参数列表){语句;return表达式;}
【单选题】 若有变量说明:chars,s1[20];执行语句:s=student;s1=s;正确的叙述是:()。
①  二个语句都不正确
②  s所指向的字符串和s1的值都是student
③  第一个语句正确,而第二个语句不正确
④  第二个语句正确,而第一个语句不正确
【单选题】 若有语句:inta=4,p=&a;,下面均代表地址的一组选项是()
①  a,p,*a
②  *a,a,p
③  a,p,*p
④  *p,p,a
【单选题】 已知字母A的ASCII码为十进制数65,且c2为字符型,则执行语句c2=’A’+’6’-’2’;后,c2中的值为()
①  69
②  C
③  D
④  E
【单选题】 函数swap(intx,inty)可以完成对x值和y值的交换,在运行调用函数中的如下语句后,a=2;b=3;swap(a,b);a和b的值分别是()
①  3,2
②  3,3
③  2,2
④  2,3
【单选题】 下面程序执行后的结果是() #include stdio.h int m=0; void fun( ) { m++; } void main( ) { m++; fun( ); m++; printf(%d,m); }
①  0
②  1
③  2
④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