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人体能量的食物来源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者在总能量供给中恰当比例
碳水化合物占50%~65%,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10%~20%
碳水化合物占50%~60%,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10%~15%
碳水化合物占50%~65%,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10%~15%
碳水化合物占55%~65%,脂肪占10%~15%,蛋白质占20%~30%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人体能量的食物来源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者在总能量供给中的恰当比例
①  碳水化合物占50%~65%,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10%~20%
②  碳水化合物占45%~60%,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10%~15%
③  碳水化合物占55%~65%,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10%~15%
④  碳水化合物占55%~65%,脂肪占10%~15%,蛋白质占20%~30%
【判断题】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供热比为:4:9:4。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碳水化合物有节约蛋白质的作用。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食物热效应约消耗其本身产生能量的( )。
①  4%、6%、30%
②  6%、4%、30%
③  6%、30%、4%
④  4%、30%、6%
⑤  10%、6%、30%
【判断题】 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占人体能量总量的40%~50%适宜。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食物热效应分别消耗其本身产能量的多少
①  5%~6%、4%~5%、30%
②  4%~5%、5%~6%、30%
③  4%~5%、30% 、5%~6%
④  5%~6%、10%~20%、30%
【单选题】 人类除了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获取能量外,还能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①  矿物质
②  维生素
③  植物化合物
④  乙醇
【单选题】 人类除了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获取能量外,还能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①  矿物质
②  维生素
③  植物化合物
④  乙醇
【单选题】 成人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百分比应为( )。
①  12%~14%
②  25%~30%
③  55%~65%
④  30%~50%
⑤  70%~80%
【单选题】 单位重量的( )所能提供的能量要比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更多。
①  维生素
②  脂肪
③  膳食纤维
④  矿物质
随机题目
【多选题】 从专业技术人员角度来说,财经行业会计作弊司空见惯的原因有()。
①  A.诚信意识淡薄
②  B.自我要求不严格
③  C.只顾个人利益而忽视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思想
④  D.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的缺失
【多选题】 医院在践行诚信的过程中,要做到()。
①  A.履行契约责任和义务
②  B.以患者满意为宗旨
③  C.无条件满足患者所有要求
④  D.用制度约束来实现
【多选题】 教育行业存在的主要诚信问题有()。
①  A.科学研究缺乏诚信精神
②  B.教书育人缺乏真诚态度
③  C.教学管理缺乏规则意识
④  D.创新能力不足
【多选题】 在为人处世中,我们要用诚信来看守自己,做到()。
①  A.经常自省,随时反思
②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  C.心怀坦荡,真诚待人
④  D.实事求是,言行一致
【多选题】 科学研究缺乏诚信精神具体表现在()。
①  A.抄袭严重
②  B.编造数据
③  C.虚假评价
【多选题】 我国目前的社会信用体系还不够健全,主要表现为()。
①  A.信用记录缺失
②  B.信用信息缺失
③  C.奖惩机制缺位
【多选题】 研究成果发表或出版中的科学不端行为包括()。
①  A.同一研究成果提交多个出版机构出版或提交多个出版物发表(“一稿多投”)
②  B.将本质上相同的研究改头换面发表
③  C.将基于同样的数据集或数据子集的研究成果以多篇作品出版或发表
④  D.重复发表现象(题名不同,作者和内容相同;题名相同,作者和内容不同等)
【多选题】 在科研活动过程中违背社会道德的行为包括()。
①  A.骗取经费、装备和其他支持条件等科研资源
②  B.滥用科研资源,用科研资源谋取不当利益,严重浪费科研资源
③  C.个人履历表、资助申请表、职位申请表、公开声明中故意包含不准确或会引起误解的信息,故意隐瞒重要信息
【多选题】 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危害包括三个方面,即()。
①  A.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
②  B.阻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③  C.导致社会混乱,引发社会危机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应当认定为违背科研诚信行为的有()。
①  A.抄袭、剽窃、侵占他人研究成果
②  B.伪造科研数据、资料、文献、注释,或者捏造事实、编造虚假研究成果
③  C.采取弄虚作假、贿赂、利益交换等方式获取项目、经费、职务职称、奖励、荣誉等
④  D.故意重复发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