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呼吸频率从12次/分增加到24次/分,潮气量从500ml减少到250ml,则
肺泡通气量不变
肺泡通气量减少
肺通气量增加
肺通气量减少
肺泡通气量增加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呼吸频率从12次/分增加到24次/分,潮气量从500ml减少到250ml,则
①  肺泡通气量不变
②  肺泡通气量减少
③  肺通气量增加
④  肺通气量减少
⑤  肺泡通气量增加
【单选题】 潮气量为500ml,呼吸频率为16次/min,无效腔气量为150ml,肺泡通气量为
①  2.4L/min
②  4L/min
③  5.6L/min
④  6L/min
⑤  8L/min
【单选题】 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之差等于
①  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②  潮气量×呼吸频率
③  残气量×呼吸频率
④  功能残气量×呼吸频率
⑤  肺活量×呼吸频率
【单选题】 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之差等于
①  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②  潮气量×呼吸频率
③  残气量×呼吸频率
④  功能残气量×呼吸频率
⑤  肺活量×呼吸频率
【单选题】 肺泡通气量指的是
①  每分钟进出肺的气体量
②  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
③  尽力吸气后,尽力呼气所呼出的气体量
④  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⑤  肺泡无效腔的气体量
【单选题】 肺泡通气量指的是
①  每分钟进出肺的气体量
②  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
③  尽力吸气后,尽力呼气所呼出的气体量
④  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⑤  肺泡无效腔的气体量
【单选题】 肺的有效通气量是指
①  肺通气量
②  肺泡通气量
③  最大肺通气量
④  肺活量
【单选题】 肺的有效通气量是指
①  肺活量
②  每分通气量
③  每分肺泡通气量
④  潮气量
⑤  最大通气量
【单选题】 肺有效的通气量是指
①  潮气量
②  肺活量
③  用力呼气量
④  肺泡通气量
⑤  用力肺活量
【单选题】 肺有效的通气量是指
①  潮气量
②  肺活量
③  用力呼气量
④  肺泡通气量
⑤  用力肺活量
随机题目
【单选题】 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 )、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①  政治过硬
②  听党指挥
③  信念坚定
④  绝对忠诚
【多选题】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把握战略主动,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我们的目标是( )。
①  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大幅增长,科技创新主力军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顶尖科学家集聚水平明显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不断增强,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拥有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②  到2030年,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提升,对世界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明显增强,在主要科技领域有一批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有一批开拓者。
③  到2035年,形成我国在诸多领域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位居世界前列。
④  到2040年,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一些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建设完成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集中国家优质资源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
【多选题】 在革命斗争中,提出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 )三大优良作风,形成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努力建设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①  实事求是
②  理论联系实际
③  密切联系群众
④  批评和自我批评
【判断题】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① 
② 
【判断题】 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① 
② 
【单选题】 1889年英国教育家雷迪在英格兰德比郡创办了( )标志着欧洲新教育运动的开端,这所学校被视为欧洲新教育运动的典范。
①  乡村教育之家
②  阿博茨霍姆乡村寄宿学校
③  隐修学校
④  罗歇斯学校
【单选题】 中国教育最终完成从传统教育到资产阶级新教育的转变是在( )。
①  大革命时期的教育
②  洋务教育时期
③  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
④  民国时期的教育
【单选题】 赫尔巴特是近代试图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科学的开山祖,被称为“科学教育学之父”其( )被视为教育思想上具有学科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①  《大教学论》
②  《普通教育学》
③  《论教育》
④  《论国民教育》
【单选题】 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是哪位教育家?( )
①  孟子
②  孔子
③  荀子
④  老子
【单选题】 朱熹把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其中“小学”以( )
①  识字为主
②  读书为主
③  学事为主
④  穷理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