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一直延续到
收缩期开始
收缩期中间
收缩期结束
舒张期开始之后
舒张期结束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一直延续到
①  收缩期开始
②  收缩期中间
③  收缩期结束
④  舒张早期
⑤  舒张期结束
【单选题】 心室肌有效不应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①  动作电位0期除极速度
②  阈电位水平的高低
③  动作电位2期的长短
④  动作电位3期的长短
⑤  钠-钾泵的功能
【单选题】 心室肌有效不应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①  动作电位0期除极速度
②  阈电位水平的高低
③  动作电位2期的长短
④  动作电位3期的长短
⑤  钠-钾泵的功能
【单选题】 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代偿间歇的原因是:
①  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延迟发放
②  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传出速度减慢
③  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少发放一次
④  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⑤  窦房结随后的一次节律性兴奋刚好落在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中
【单选题】 最危险的室性期前收缩是
①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②  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
③  成联律的室性期前收缩
④  R on T室性期前收缩
【单选题】 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的类型不包括
①  单源性室性期前收缩
②  多形性室性期前收缩
③  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
④  成对室性期前收缩
⑤  多位性室性期前收缩
【单选题】 若收缩压≥( )毫米汞柱及舒张压<( )毫米汞柱,则定义为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①  140,90
②  120,80
③  160,100
④  120,90
⑤  140,80
【单选题】 室性期前收缩之后常出现代偿性间歇的原因是
①  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延迟发放
②  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少发放了一次
③  房室结暂时不能传导动作电位
④  室性期前收缩时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很长
⑤  窦房结传来的冲动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内
【单选题】 关于心室肌相对不应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①  膜内电位为-60mV至-80mV水平
②  Na<sup>+</sup> 通道大部分已复活
③  引起期前兴奋所需的刺激阈值高于正常
④  本期内产生的动作电位时程较长
⑤  本期内产生的动作电位传导速度较慢
【判断题】 期前收缩可见于情绪激动。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单选题】 下列属于第一级预防的是哪一项?
①  儿童卡介苗的接种
②  食品卫生法制定、食物中毒病人的抢救
③  通过国际检疫防止埃博拉病毒的传入
④  乳腺癌的筛检
⑤  残疾患者的康复护理指导
【单选题】 研究全省中年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某医院中年护土的焦虑症状平均得分,该指标为
①  儿童卡介苗的接种
②  食品卫生法制定、食物中毒病人的抢救
③  通过国际检疫防止埃博拉病毒的传入
④  乳腺癌的筛检
⑤  残疾患者的康复护理指导
【单选题】 样本率与总体率比较时,其检验假设H0应为( )
①  π=π0
②  P=π0
③  P>π0
④  P<π0
⑤  P-π0>0
【单选题】 反映某地人群SARS死亡水平常用的指标有( )
①  死因顺位
②  SARS死亡率
③  婴儿SARS死亡率
④  SARS病死率
⑤  SARS平均死亡年龄
【单选题】 反映医疗工作与预防保健工作相结合的是?
①  预防为主和群众自我保健相结合
②  公共卫生
③  临床预防医学
④  预防医学
⑤  以社区为范围,以群体为对象
【单选题】 某区某年冠心病死亡率计算其分母为该区( )
①  年均人口数
②  所有住院人数
③  各死因死亡总数
④  所有患病人口数
⑤  所有冠心病患病人数
【单选题】 总体率可信区间正态近似法估计的应用条件是( )
①  n足够大,π<0.01,nπ远大于5
②  n足够大,总体率π或(1-π)接近于1
③  n较小,p接近于50%,np或n(1-p)小于5
④  n足够大,p或(1-p)不太小,np或n(1-p)远大于5
⑤  n较大,发生率p或(1-p)均较小,np或n(1-p)小于5
【单选题】 某幼儿园调查大班儿童50人,蛔虫感染率8%;中班儿童100人,蛔虫感染率10%;小班30人,蛔虫感染率17%;要说明该院总的感染情况,可( )。
①  计算加权平均率
②  增加观察单位数
③  说明各组成部分的比重
④  反映某现象发生的频率
⑤  消除内部构成不同的影响
【单选题】 下列属于第三级预防的是哪一项?
①  儿童卡介苗的接种
②  食品卫生法制定、食物中毒病人的抢救
③  通过国际检疫防止埃博拉病毒的传入
④  乳腺癌的筛检
⑤  残疾患者的康复护理指导
【单选题】 下列属于第二级预防的是哪一项?
①  儿童卡介苗的接种
②  食品卫生法制定、食物中毒病人的抢救
③  通过国际检疫防止埃博拉病毒的传入
④  乳腺癌的筛检
⑤  残疾患者的康复护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