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消耗次数:1】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
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事故责任人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事故发生单位的责任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①  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②  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③  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④  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⑤  事故的风险评价
【多选题】 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以下事故等级分类正确的有()。
①  造成120人急性工业中毒的事故为特别重大事故
②  造成80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为重大事故
③  造成3人死亡8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为一般事故
④  造成10人死亡35人重伤的事故为较大事故
⑤  造成10人死亡35人重伤的事故为重大事故
【多选题】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情况,以下可认定为特别重大事故的有( )。
①  造成80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
②  造成1亿万元直接经济损失
③  造成30人死亡
④  造成80人重伤
⑤  造成100人重伤
【单选题】 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 )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①  50
②  30
③  60
④  90
【单选题】 某工地发生塔吊事故,造成4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800万元,该事故属于(?)。
①  特别重大事故
②  重大事故
③  较大事故
④  一般事故
【单选题】 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 )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①  立即
②  1小时内
③  2小时内
④  3小时内
【多选题】 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和事故发生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 )。
①  严格保护事故现场
②  采取有效措施抢救人员
③  采取有效措施抢救财产
④  防止事故扩大
⑤  置之不理
【判断题】 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事故应急救援,是指在发生事故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的降低( )的措施。
①  人员伤亡
②  事故损失
③  再次发生
④  事故恶化
随机题目
【判断题】 新闻媒介必须以服务大众为宗旨,新闻工作必须遵循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中国新闻改革第三次跨越重新认定了新闻事业的性质。(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①  新闻职业道德包括职业理念、职业态度、职业责任等三个方面。
②  新闻选择的标准不一定要和各新闻媒介的具体情况相结合
③  选择事实是新闻工作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环,新闻的基本任务就是从大干世界每日每时变动的无穷事实中挑选事实。
④  坚持政治家办报,倡导企业家经营,是社会主义主流媒体从事经营的正确方向
【多选题】 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主要有:坚持( )
①  新闻真实性
②  指导性
③  群众性
④  战斗性和党性原则
【单选题】 从长远看,从整体看,新闻媒介内容的最后取舍权属于( )?
①  受众
②  媒体
③  决策者
④  把关人
【单选题】 事件是新近发生的而且是社会大众所不知道的,这是讲新闻价值的哪一“性”?( )
①  显著性
②  时新性
③  接近性
④  趣味性
【单选题】 30年的新闻改革,中国新闻媒介有过四次大的跨越,在哪一次跨越中引进了信息的概念?( )
① 
② 
③ 
④ 
【判断题】 坚守新闻理念,是传媒业从业人员的新闻专业主义的具体体现。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新闻指导性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迅速地在受众中引起强烈的反响,立刻收到明显的效果;另一种是潜移默化地长期影响。这两种效果发挥的作用不同,因此我们应该区别对待。(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坚持党性原则和发挥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是一致的。
①  正确
②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