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消耗次数:1】
钢管扣件脚手架横向斜撑设置有如下规定( )。
一字形、开口形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横向斜撑
高度24m以上的封圈形双排架除在拐角处设置外,中间应每隔6跨设置一道
高度在24m以下的封圈形双排架可不设置
高度在24m以下的封圈形双排架应在拐角处设置
高度在24m以上的封圈形双排架仅需要在拐角处设置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设剪刀撑,其规定为( )。
①  两端各设一道,并从底到顶连续设置,中间每道剪刀撑净距不应大于15m
②  无论多长的脚手架只需在两端各设一道剪刀撑
③  剪刀撑不要从底到顶连续设置
④  剪刀撑的设置没有规定
【单选题】 高度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连墙件构造规定为( )。
①  可以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的连墙件
②  可以采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
③  可采用顶撑顶在建筑物上的连墙件
④  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判断题】 高度超过24m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碗扣式双排脚手架专用外斜杆应设置在以下位置( )。
①  斜杆应设置在有纵、横向横杆的碗扣节点上
②  封圈的脚手架拐角处必须设置竖向通高斜杆
③  一字形脚手架端部必须设置竖向通高斜杆
④  脚手架高度≤24m时,每隔3跨应设置一组竖向通高斜杆
⑤  脚手架高度>24m时,每隔5跨应设置一组竖向通高斜杆
【多选题】 脚手架工程是指:高度超过24m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 )、悬挑式脚手架、挂脚手架、吊篮脚手架。
①  落地式钢管脚手架
②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包括整体提升与分片式提升
③  门型脚手架
④  卸料平台
⑤  木脚手架
【多选题】 一字形、开口形脚手架连墙件设置做了专门的规定,它们是( )。
①  在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
②  在脚手架的两端宜设置连墙件
③  端部连墙件竖向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层高,并不应大于4m(两步)
④  端部连墙件竖向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层高,并不应大于6m(三步)
⑤  连墙件的设置与封圈形脚手架相同
【单选题】 钢管扣件脚手架剪刀撑的设置宽度( )。
①  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
②  不应小于3跨,且不应小于4.5m
③  不应小于3跨,且不应小于5m
④  不应大于4跨,且不应大于6m
【判断题】 单立杆双排钢管扣件脚手架的搭设高度一般不得超过50m。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单、双排木脚手架的外侧均应在架体端部、转折角和中间每隔30m的净距内,由底至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单立杆双排钢管扣件脚手架的搭设高度一般不得超过( )。
①  30m
②  40m
③  50m
④  60m
随机题目
【单选题】 排水不少于3排且桩数不少于9根的摩擦型桩,挤土预制桩的最小中心距为 ( )。
①  2d
②  2.5d
③  3d
④  3.5d
【单选题】 在砂土中,使桩侧摩阻力全部发挥的相对位移量的极限为( )。
①  2~3mm
②  3~5mm
③  4~6mm
④  6~10mm
【单选题】 竖向受压荷载下,单桩的刺入破坏 ( )。
①  桩周土的抗剪强度
②  桩端的支承情况
③  桩的尺寸
④  桩的类型
【单选题】 两桩承台宜在其短向设置联系梁,联系梁宽度为( )。
①  ≥150mm
②  ≥100mm
③  ≥250mm
④  ≥200mm
【单选题】 对长径比较小(一般小于10),桩身穿越软弱土层,桩端设置于密实砂层、碎石类土层、中等风化及微风化岩层中的桩,可视为( )。
①  端承桩
②  摩擦桩
③  摩擦端承桩
④  端承摩擦桩
【单选题】 对应填土场地,减少负摩阻力的不良影响,宜先填土后成桩,填土的压实系数不应小于( )。
①  0.75
②  0.84
③  0.90
④  0.94
【单选题】 单桩竖向静荷载试验,从成桩到开始试验有一定的时间,对应一般黏性土不宜少于( )。
①  5天
②  10天
③  15天
④  20天
【单选题】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群桩中的( )的相互作用导致各基桩的承载力和沉降性状与独立单桩有很大差别,这种现象称为群桩效应。
①  基桩和土体
②  基桩和承台
③  土体和承台
④  基桩、土体和承台
【单选题】 承台埋深应( )。在季节性冻土、膨胀土等地区宜埋设在冰冻线、大气影响线以下。
①  ≥300mm
②  ≥400mm
③  ≥500mm
④  600mm
【单选题】 下面各项中( )不是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①  静载荷试验
②  静力触探试验(单桥)
③  静力触探试验(双桥)
④  十字板剪切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