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主要发达国家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已经达峰,普遍将碳中和目标年设定在2035年左右。 (5分)
A. 对
B .错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多选题】 为做好2030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我国将采取()措施。
①  A.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②  B.大力发展新能源
③  C.以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
④  D.积极有序发展核电
【多选题】 能源电力“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是()。
①  A.推动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
②  B.在能源供给侧,构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
③  C.推动能源电力技术创新
④  D.在能源消费侧,全面推进电气化和节能提效
【判断题】 我国承诺将于2040年左右实现碳排放“达峰”。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为落实中央部署,公司印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明确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需要加快推进能源供给()。
①  A.多元化
②  B.清洁化
③  C.便利化
④  D.低碳化
【多选题】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坚持()原则。
①  A.全国统筹
②  B.节约优先
③  C.双轮驱动
④  D.内外畅通
【多选题】 关于碳达峰和碳中和,说法正确的是()。
①  A.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
②  B.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
③  C.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二氧化碳的去除量相互抵消
④  D.碳中和实现的时间和难度直接影响碳达峰的时间和峰值水平
【多选题】 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主要路径有()。
①  A.谋划和发展未来产业,引领、催生低碳和无碳经济
②  B.能源低碳向零碳转型
③  C.能源高碳向低碳转型
【多选题】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主要制约因素有()。
①  A.能源结构偏煤
②  B.产业结构偏重
③  C.运输结构失衡
④  D.科技支撑偏弱
⑤  E.碳汇条件偏差
【多选题】 我们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一宏观目标()。
①  A.减少化石能源消费
②  B.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③  C.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
④  D.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
【单选题】 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出系统谋划,明确了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大举措,是指导做好碳达峰碳中和这项重大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①  《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②  《关于我国全面推进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③  《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
④  《关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规划纲要》
随机题目
【单选题】 详细勘察阶段,工程地质测绘的比例尺应选用( )。
①  1:5000~1:50000
②  1:2000~1:10000
③  1:500~1:2000
④  1:200~1:1000
【单选题】 关于湿陷性黄土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①  并非所有黄土都具有湿陷性
②  湿陷性黄土遇水后,产生大量湿陷变形
③  湿陷性黄土分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和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④  湿陷性黄土工程地质特性极其优良
【单选题】 回转钻探不适宜于的土层是( )。
①  碎石土
②  砂土
③  粉土
④  粘性土
【单选题】 标准贯入试验中,重锤的质量为( )。
①  63.5kg
②  80kg
③  65.7kg
④  73kg
【单选题】 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不可用于确定( )。
①  土的承载力
②  砂土的液化及状态
③  无测限抗压强度
④  土的抗剪强度
【单选题】 下列关于震级和烈度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①  每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烈度也只有一个
②  每次地震震级可有多个,烈度只有一个
③  每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可有多个
④  每次地震震级可有多个,烈度也可有多个
【单选题】 坡面加固可起到下列( )主要作用。
①  增加斜坡的稳定性
②  拦截防御作用
③  防止水流大量渗入岩体
④  防止软弱层风化,增加岩体完整性
【单选题】 根据场地条件,调整后的地震烈度称为( )。
①  基本烈度
②  设计烈
③  场地烈度
④  工程烈度
【单选题】 地下洞室位置选择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
①  进洞山体、洞口位置、洞轴线位置
②  出洞山体、洞口位置、洞轴线位置
③  洞口尺寸、洞口位置、洞口形状
④  洞口形状、出洞山体、洞轴线位置
【单选题】 洞室开挖过程中,周壁岩石有时会骤然以爆炸形式呈透镜体碎片或岩块突然弹出或抛出,并发生类似射击的噼啪声响,这种现象称为( )。
①  围岩缩径
②  岩爆
③  岩体滑塌
④  岩围塌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