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动员国有企业结对帮扶贫困县推进整县脱贫的工作期限是 2015 年到 2020 年。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2015年11月,中央召开的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明确,到2021年,要“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我国342个东部经济较发达县结对帮扶()西部贫困县,实行“携手奔小康”行动。
【判断题】 2020年初,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对2019年底未摘帽的52个贫困县实施挂牌督战。截至11月23日,这52个县全部脱贫摘帽。()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扶贫工作要加快建立反映客观实际的贫困县、贫困户退出机制,努力做到精准脱贫。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2014年,全国832个贫困县名单公布,涉及20个省区市。其中,贫困县覆盖率最高的是西藏,全区74个县都是贫困县。()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20年,我国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2021年初剩余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单选 2 分)
①  451万;52个
②  451万;42个
③  551万;52个
④  551万;42个
【单选题】 2020年( ),中国最后9个贫困县实现贫困退出,标志着我国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
①  7月1日
②  9月1日
③  11月23日
④  12月31日
【单选题】 确保到______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①  A.2030年
②  B.2020年
③  C.2025年
④  D.2035年
【单选题】 要确保到()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①  2025年
②  2035年
③  2050年
④  2020年
随机题目
【判断题】 如果实施垄断行为的经营者主动自首,提交参与垄断协议的证据材料,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根据其自首行为,对其实施垄断行为的法律责任予以豁免。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经济法的产生是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等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经济活动通常是由单位参加的,所以普通的个人都不能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实质意义上的经济法普遍存在于市场经济国家。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违法行为不受法律保护,因而不能引起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或终止。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是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在经济法律关系中所享有的经济权利和承担的经济义务。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法律体系是一个国家现行法所构成的体系。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经济法是独立的法律部门。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特定的法律关系。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经济法是一种国家干预之法,其宗旨是确立和规范国家干预,实现国家干预的法治化。
①  正确
②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