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消耗次数:1】
《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明确推动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是(? )
是顺利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现实需要
是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山东工作总要求的使命担当
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山东省快速发展的需要
是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战略选择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加快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是实现山东省高质量发展的(? )。
①  战略支点
②  重大平台
③  强力抓手
④  基本路径
【单选题】 加快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是实现山东省高质量发展的(? )
①  战略支点
②  重大平台
③  强力抓手
④  基本路径
【判断题】 2018年到2022年是实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编制为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了好局。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乡村振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要求,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分别是()。
①  A.到2020年,要全面实现共产主义
②  B.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③  C.到2025年,要全面建成现代化国家
④  D.到2050年,要全面实现共产主义
⑤  E.到2050年,要全面建成现代化国家
【多选题】 乡村振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要求,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分别是
①  A.到2020年,要全面实现共产主义
②  B.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③  C.到2025年,要全面建成现代化国家
④  D.到2050年,要全面实现共产主义
⑤  E.到2050年,要全面建成现代化国家
【判断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重点任务之一,主要包括()。
①  A.强化空间用途管制
②  B.完善城乡布局机构
③  C.加快农业现代化
④  D.发展壮大乡村产业
⑤  E.推进城乡统一规划
【单选题】 我们需清醒认识到,山东省大而不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有待进一步提高。
①  质量效益
②  经济效益
③  服务效益
④  环保效益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提出的目标描述错误的是()。
①  到2022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
②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③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④  到2065年,乡村全面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提出的目标描述错误的是()。
①  A.到2022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
②  B.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③  C.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④  D.到2065年,乡村全面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随机题目
【多选题】 以下属于教学媒体选择依据的是。( )
①  教学目标
②  教学活动内容
③  教学对象
④  资源环境条件
⑤  教学媒体自身的特性
【多选题】 以下属于教学评价的功能的是。( )
①  诊断功能
②  激励功能
③  调控功能
④  教学功能
【单选题】 “发展以观察法为重点,采取多样化方法的评价;改变过去那种以记忆为中心的考试,发展成为以创造性及问题意识为中心的评价;改变过去那种只由教师进行的评价,提倡由学生进行的自我评价;重视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等。”这是(?? )。
①  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现代人才评价的基本思想
②  19世纪中叶起到20世纪30年代评价的基本思想
③  20世纪30年代-50年代评价的基本思想
④  20世纪50—70年代评价的基本思想
【单选题】 多元智能理论由哪位学者提出(?? )。
①  巴班斯基
②  加德纳
③  夸美纽斯
④  加涅
【单选题】 媒体有两层含义,一是指(? ),二是指存贮和加工、传递信息的实体.
①  信息源与信息的接收者之间的中介物
②  多媒体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③  承载信息所使用的符号系统
④  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形式
【判断题】 讲授式教学方法是教师主要运用语言方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传播思想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任何行为都是由特定环境(或情境)决定的,都是在刺激-反应的条件反射中形成的。(?)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教学情境是情感环境、认知环境和行为环境等因素的综合体,即教学活动进行的过程中,由师生的主观心理因素(情感、兴趣、意志)和客观环境因素(由教学手段创设而形成的自然现象、自然过程和社会形象等)而构成的一定的教学氛围和场景。(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复试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成一个班,而由一名教师使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时和课堂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与自主作业交替进行的教学组织形式。( ?)
①  正确
②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