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七中全会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央制定的( )。
《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
《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全面改革要把政治体制改革当做全面改革的火车头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重要贡献是( )。
①  把农村改革作为重点任务
②  扩大地方管理权限
③  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的观点
④  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单选题】 以下属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的是( )
①  依法治国
②  坚持市场经济体制
③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④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简答题】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我国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填空]。
【多选题】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六大原则,包括()。
①  A.必须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坚持自然资源资产的公有性质
②  B.坚持城乡环境治理体系统一;坚持激励和约束并举
③  C.坚持主动作为和国际合作相结合
④  D.坚持鼓励试点先行和整体协调推进相结合
【单选题】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①  坚持把社效益放在首位
②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③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④  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
【单选题】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 )为目标。
①  大力发展公益性事业
②  大力普及文化知识
③  创造和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
④  广泛传播先进文化
【判断题】 在十八大以来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在中央全面深化体制改革6个专项小组中排位第一。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体制改革,不断扩大开放,成就举世瞩目。这说明()
①  A.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法律赋予的
②  B.经济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
③  C.中国共产党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④  D.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根本之策
【判断题】 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单选题】 共同参与创造意义与价值的过程称为()
①  文化理论
②  文化传播
③  文化制度
④  共同文化
【单选题】 在全国公交覆盖率评价模型案例中,()米是公交都市的一个标准
①  300米
②  500米
③  800米
④  1000米
【单选题】 在马克思社会理论中,()是国家统治的手段
①  公民社会
②  国家体制
③  经济体制
④  媒体
【单选题】 国外很多高校扩大校区的主要途径是()
①  在郊区建设
②  开发地下空间
③  增加建筑物高度
④  购买土地
【单选题】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期间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万套(户)
①  1000
②  1500
③  2200
④  3600
【单选题】 汶川地震发生在2008年5月()日14时28分04秒
①  10
②  12
③  18
④  20
【单选题】 城市增长模型MVP-CA模型里,覆盖了中国()个城市的地块尺度
①  297
②  300
③  654
④  600
【单选题】 一般的城市规划边界或者UTB对城市开发控制作用一般是()
①  10%
②  25%
③  40%
④  50%
【单选题】 定量的城市研究是指在()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的
①  定性城市研究
②  规划方案研究
③  城市发展政策
④  案例分析
【单选题】 ()安全生产事故是美国的一百多倍,是印度、南非、波兰的十多倍
①  日本
②  英国
③  荷兰
④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