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中国在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过程中,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 )。
消灭资本主义
恢复国家经济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建立国营经济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是( )。
①  从总路线提出起,到建成社会主义
②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③  从国民经济恢复,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④  从解放战争的胜利,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判断题】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我国是先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然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经济上处于领导地位的是()
①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②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③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④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判断题】 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经济上的特点,是既有社会主义,又有资本主义。(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 )奠定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物质技术基础。
①  没收官僚资本
②  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③  开展农民生产互助
④  调整工商业
【单选题】 社会主义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
①  1949—1956年
②  1952—1956年
③  1949—1952年
④  1949—1954年
【单选题】 中国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标志事件是?
①  五四运动的爆发
②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③  抗日战争的胜利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单选题】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中,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是()。
①  国营经济
②  个体经济
③  合作社经济
④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中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是( )
①  国营经济
②  个体经济
③  合作社经济
④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填空题】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是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填空1]。
随机题目
【单选题】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的“兰台”是指当时的( )。
①  秘书省
②  中书省
③  门下省
④  尚书省
【单选题】 李清照的创作以( )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后期创作有很大不同。
①  嫁给赵明诚
②  靖康之变
③  丈夫亡故
④  改嫁
【单选题】 晏几道的词集名为( )。
①  《乐章集》
②  《小山词》
③  《清真集》
④  《漱玉词》
【单选题】 “情中有思”是( )的词的特点。
①  晏殊
②  晏几道
③  柳永
④  秦观
【单选题】 杜甫《登高》中运用了“当句对”的是( )。
①  首联
②  颔联
③  颈联
④  尾联
【单选题】 下列关于李白《长干行》(妾发初覆额)说法错误的是( )。
①  塑造了年轻的商人妇形象。
②  是李白向乐府民歌学习的结果。
③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出自本诗。
④  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
【单选题】 关于盛唐边塞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  它最足以表现盛唐气象。
②  形式上多为律诗。
③  诗风慷慨悲壮,气势雄浑。
④  常描写边塞战争和边塞风土人情。
【单选题】 对苏轼一生影响很大的文字狱是“乌台诗案”,此后他被贬到( )。
①  黄州
②  惠州
③  儋州
④  常州
【单选题】 “诗家三李”包括李白和( )。
①  李贺、李商隐
②  李贺、李益
③  李贺、李煜
④  李商隐、李煜
【单选题】 关于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说法正确的是( )。
①  这是一首表现寻找意中人的爱情词。
②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阑珊”,是“明亮”“热闹”的意思。
③  这首词用了比形象征的手法。
④  这首词多处运用了典故。